从而,让投资者,愿意出钱从大顺本土雇人,或者说出这个船票“抓人”过来干活。
刘玉瞄准的,就是旧金山的配套产业。
实际上,他想的,还真不错。
而是说,这事,如果他不干预。
信仰上,他相信,主流的意识,大致还是以民为本的,朝廷应该会准备足够的粮食,避免垦荒的人饿死。
而在起步之后,如何快速地把产业发展起来,形成一个工业城市?
木头房子,有个特点,爱着火。
刘玉不会强制“泡沫”公司一定要盖砖瓦房,那么他们为了利益,肯定会选择木头建筑。
盖房子、开旅馆、弄住的地方。
二来,将来向东跨越山脉,就是后世的加拿大草原三省,天赐之地一般的农业条件——旱草甸子、沼泽甸子,开发起来,不是一个难度。而后世加拿大的草原三省,则是标准的旱草甸子。
移民也是要花钱的,横跨大洋并不是可以直接跃迁过去的。最大的成本,不是土地、不是农具、不是种子,恰恰就是迁徙的“船票”钱。最大的成本都付出去了,怎么可能不做妥当准备,白白增加死亡率呢?
这些问题,私塾先生无法从技术上解决,只能从“信仰”或者“逻辑”上解决。
假设旧金山的金矿能开采三十年,那么这三十年,基本上可以确定,按照几率来讲,至少也得个七八次大规模的火灾。
甚至可以说,在刘玉的计划中,枫林湾地区的非农业
只不过,固然他在考虑逻辑问题的时候,已经想的很阴暗了。
显然,木头房子,在旧金山的金矿区,肯定是性价比最高的。
一来,这里比较适合耕种。
逻辑上,则更简单。如果朝廷只是想把地空出来,那么把人逼反了再杀掉、或者运到海上之后根本不往扶桑去,半途直接扔海里淹死不就得了?
所以,枫林湾地区,包括后世的温哥华、西雅图这个海湾区,就可以找到他们的“第二产业”的起步——木材加工业。
这倒不是说刘玉要去主动放火。
起步,刘玉选的是金银矿。
所以,得弄出第二产业来。
实际上,刘玉选择的迁民重点方向,很多想法,比这阴暗的多,属实地狱。
而木头建筑,加上混乱的街区、矿区的“野蛮”或者说“活力”。
但是,第一波迁民和农业迁徙的方向,并不是旧金山周边,而是后世的温哥华、此时的枫林湾,以及后世的西雅图等那一圈地区。
这个工业城市的商品,又该是什么?
防不住。
这个工业城市生产的商品,市场在哪?
这是必然的。
行政干预,扭曲土地价格。使得每个移民者,都是潜在的“工资劳动者”,通过赚取的工资来购买被扭曲价格后的土地,实现百十亩地一群牛的家庭农场生活。
这需要基建。也就需要木头。
开矿、挖金子、挖银子。
那么,旧金山的金矿一旦开始开采,大量的木头房子就是乱七八糟地建起来。而且,以性价比来说,木头房子肯定是第一选择。
那么,反过来说,也即需要,要发展一些非农业的产业,实体工业,从而才能让这种“标准近世殖民学说”有意义。否则,要那么多的工资劳动者,干啥?
当然,这两个原因,都不“地狱”。
真正地狱的,是第三个原因。
建完了多半还得烧。
烧完了多半还得建。
这个,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口。
这些潜在的工资劳动者,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做准备的。
刘玉知道,旧金山有金子。
既然说要谈吃喝拉撒睡,那么免不得就要询问询问,去了扶桑之后,吃喝问题确定能够解决吗?朝廷发的粮食,确定够吃吗?
重建就得要木头。
是标准近世殖民学说。
旧金山树不多。
大顺现在在北美采取的殖民政策,是什么?
这肯定没问题。
烧了就得重建。
种地捕鱼……那属于第一产业。
同样的,必须要确保,这里的产业,有利可图、有市场交易,从而才能发展起来产业。
这个学说的精髓是什么?
他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