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金镇长是上一期的同进士,年近四十,是两年前来到玉柳镇的,据说是寒门出身,在镇上的名声还算不错,不少百姓都说他为官清廉,他也确实为百姓办了几件实事。有传言说,等三年期满,他有望往上在升一升……”王猛知道安逸问这个的用意,把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说了出来跟他共享。
听了王猛的情报,安逸这会儿琢磨开了。
“怪不得。”安逸轻笑着摇了摇头,面上也没有意外之色,见自家兄弟也了然的低下头,不由的感慨了一句,“县官还真不如现管啊。”玉柳镇不是没有另镇长也招惹不起甚至忌惮的存在,只是因为仅仅一间铺子,不值当而已。
王猛毕竟是武官出身,虽然不懂文官勾心斗角那一套,但到了一个新地方,无论用不用得到,最先做的一定是摸底:即把周遭的一切情报,包括环境和人员配置、个人的背景一一摸清。因此,此时被安逸问,倒也没难住他。
上一期的同进士,几乎不用候缺,却能越过大多数的进士而绶官,显然不是家里特别有钱,就是有不为人知的深厚背景。然而因为他寒门的出身,又排除了他自身的财力或者人脉的作用。那么,就是说,这人早就不为人知的投靠了实力雄厚的东家?
安远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下自己的心态,“我们哥俩还是见识不够,让你见笑了。不知这其中的内情,猛子你可知道?”
安逸把安逊的不甘心和安远的失落、安达的无奈一一收入了眼中,却并没有说什么,反而问王猛这位金镇长的背景和为人。信息不对等,他还真分析不出什么东西,毕竟他与世隔绝已经五年之久,现今社会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还真不大清楚。
“那这铺子,咱们就争不得了?”安逊不甘心的从几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如果之前是因为价钱过高而考虑过放弃,现在因为别人的权势被逼着放弃,说实话,安逊心里实在不怎么舒服,甚至还产生了一种叛逆的心理。你不是不让我买吗?我反而更像买了,还不买到手不摆休!
至于盯上那里的人……安家三兄弟心里已经有谱了。能让整个玉柳镇有钱有势的人家都忌惮的干等了两个月都没出手,可见其背景之深。
哥仨被问的愣住了,安逊甚至还一脸茫然的反问,“不是因为价钱贵吗?”至少他们哥仨都是这么认为的。
安远能这么快就调整过来,让王猛意外且赞赏的看了他一眼,解释道,“这件事说来也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有人盯上而已。”
然而,候缺的人,可不只是历届未曾绶官的进士和同进士们,还有因为各种原因暂时离职,随后又完事归来的有等级的众多官员们呢。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本来职位就紧缺,每三年还有那么多的新鲜血液填充进来,又有那么多的经验丰富的前辈们虎视眈眈,其中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钱权、钱权、当官不为钱,那就只能是为权。能以同进士的出身闯到如今的局面,反正安逸是不信这人是个一心为了百姓而什么也不图的人,不然现在也不会流传出他即将在进一步的消息了。
果然,王猛随后的解释,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想,看上那家店的人,正是镇上镇长的独子,金永福。
众所周知,大庆朝的朝廷,虽然官位甚多,空置的却少。除了因捐官或者安抚而设立的虚职,实缺上其实是从不缺人的。只有当这些实缺上的官员,因升迁、贬谪、致仕或者丁忧等等原因空出了职位,才会轮到候缺的人填补。
安家这几个兄弟,还真没有蠢人,即便是安逊,也仅仅是冲动而不是莽撞。听王猛这么一说,三人不由的相视苦笑。果然是当局者迷啊,要不是王猛的提点,这么明显的陷阱,他们怎么会想也不想就想往里跳呢。
家布庄为何至今还卖不出去吗?”
官场上至今还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叫“非庶吉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内阁”。这人能这么快就绶了官,而不是先参加庶吉士的考核,显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以说,除了历届一甲的前三名,就是声名赫赫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三位,有机会可能会被圣人指派职位,或着直接进入翰林院之外,就是二甲的头几名,没有门路,也只能候缺,或参加庶吉士的考核而已。
然而,这位金镇长,虽然仅仅只是九品的末流芝麻官,但能越过那么多候缺的众人而绶官,他所投靠的那位,至少也是个在朝廷上能说得上话的高等官员呢。
“当然不是。虽然价钱是不低,但因为奇货可居,而且位置和空间都合适的情况下,别说五百两,就是叫价一千两,也会有人出价的。玉柳镇虽小,有钱的人家还是不少的。”王猛平静的解释道,“据我所知,兰记把销售信息放出来,都已经快两个月了。这么长的时间,连刚得知这个消息的三位兄长都想筹钱买下来,为何镇上的那些员外和大户,却毫无动静,兄长们就没考虑一下?”
有背景,为官还有清廉的名声,有能力为百姓办实事,可见这位金镇长并不是目光短浅,且颇有能力和心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