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拉着朱忆琴的手,感叹道:“这孩子是个可怜人,或许有一日,她也能在朝堂混出自己的天地,那哀家就放心了。”
只可惜,她终究是老了,谋划不动那么多东西了。
这话意义深重,朱忆琴慌忙跪下,道:“琴儿只在太后身边,哪也不去。”
“谢太后厚爱。”
太后笑着摇摇头:“圣上对我的忍耐也快到极限了。”
如此,这事便这么定下来了,唯有朱忆琴哭红了鼻子。
如此珍贵的茶却拿来泡给她喝,高闻雁心中十分感激。
高闻雁本欲隆重地谢过太后的恩情,却不想被太后轻描淡写地挥手带去。
梅花倒是还没开全,只在东南角开了一片,却也引得众人欢喜。
她向往归向往,可留下太后在这里,朱忆琴心中难免不舍。
最终,还是太后一锤定音:“此事就这样吧。”
接着太后一转头,将高闻雁也叫上了。
“这江山交于他,可他却只看到了皇座,见不到底下的黎明百姓。”
朱忆琴与高闻雁年纪相仿,且高闻雁的为人又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将朱忆琴交给高闻雁,太后十分放心。
她轻抿一口,只觉清香无比,尔后又有回甘。
高闻雁心中大惊,不知太后何出此言。
“定不负太后所托。”
说着,她对宫女道:“快,领哀家去看看,悄悄地,莫要打扰了他们。”
朱忆琴自然不会拒绝最后陪太后的机会,含泪点了头。
“这是云南的一种香茶,稀缺的很,哀家也不过机缘巧合才得了些。”
帮助高闻雁,一是因为她同为女子,其二则也是在为朱忆琴铺路。
太后以为她喜欢,便命人再给她斟上。
她本是武将女,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是改变不掉的。
第172章 小九终归是懂事多了
“傻孩子。”
此时已是冬末春初,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
这边还有段距离,便听见前方传来了女子的笑声。
前些时候听闻圣上想为九公主和楚序拉红线,不想竟真的有后续。
“小九?”
她道:“哀家与圣上虽不亲,可到底相处几十年,对他还是了解的。”
朱忆琴的祖母与太后是手帕之交,这么多年来,太后是真将朱忆琴当做亲孙女来疼的,自然不想她囿于这深宫之中。
“这深宫里,亲血脉尚可互残,遑论我们这种搭伙母子?”
于是她细细嘱咐高闻雁,能走多快,便走多快。
“我们相恨了这么多年,也该有结果了。”
高闻雁恭恭敬敬地接过了茶,却觉得这味道有些熟悉。
宫女轻车熟路地带着他们往前走。
结果换来了太后的嘲笑:“多大的人了,还哭呢。”
“我害了他母妃,接着他又害了我儿子。”
她又饮了一杯,果然嘴里淡淡的泛着甘味。
朱忆琴率先反应过来,如若高闻雁出去后会有危险,为何太后执意要把自己送走?
“孰不知,这长安城啊,已被乌云罩住。”
太后忽然低声道:“回去好好收拾下东西,女郎返疆估计不远了。”
她看了眼外面,阳光正好,道:“今日倒是暖和,不若一齐去御花园赏梅?”
“丰浴城那边传来消息,派去的那些个庸人,怕是保不住。”
“琴儿亦是武将世家出身,只是比不得女郎幸运,日后若女郎能多带带她,她便也算不辜负祖辈了。”
太后奇道:“是谁在那?竟比我们还早?”
所以,高家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想到圣上近来一次比一次冷漠的脸,朱忆琴忽然慌了。
圣上最近焦躁不安,只怕又会做出什么荒唐事来。
“若哀家再年轻些,怕是另一番天了。”
待高闻雁去边疆,朱忆琴便可跟着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走走不一样的路。
她笑眯眯道:“哀家亦是女人,我朝能出一个女将军,哀家亦是很开心。”
宫女忍不住抿嘴一笑,道:“回太后,是元嘉公主和丞相在那赏花呢。”
太后眼中十分惊喜。
太后摸了摸她的头,慈祥道:“哀家已是夕阳人,你该去看看外面的天空了。”
太后十分满意,连连称赞:“也是,比起文安,小九终归是懂事多了。”
她哀求道:“太后,您与我们一起走吧!”
她笑道:“看来丞相瞧不上文安,倒是对小九还有些意思。”
太后即位后,被圣上剥去了实权,可她一辈子扎根在宫中,最不缺的就是消息。
“举手之劳罢了。”
只见太后清明的眼睛朝自己看来,里面笑意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