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吁鹰轻轻地“嗯”了一声,一颗心放下了大半。
他即刻亲笔手书了一封信给王上,请王上亲自率大军驰援乌寰山,留檀石部和段日部的兵力镇守王庭。
钦志犇的信验证了留吁鹰之前的推测,谢无端攻城是为了牵制乌寰山的南征大军。
而要真正让大景乱起来,就必须大开杀戒,死上“一些人”才行。
“这是哪里走水了吗?”
檀石部和段日部野心甚大,对王上并不完全服从,之前王上向九部亲王借兵,这两部也是用各种理由推托。
三封来自中将钦志犇的军报上说,谢无端率兵围城,兵临城下,把他们困在了乌寰山,双方胶着。
“……”
外面的西大街上,一辆辆马车来来去去,那些路人也看到了远处的烽火,大都面露不安之色。
家酒楼二楼的窗口遥遥地远望着烽火燃起的方向,厚唇自得地扬了扬。
留吁鹰把手里的麻纸凑近旁边的烛火,火焰点燃纸张一角,急速地将麻纸连着上面的文字一并吞噬。
哪怕一夜未眠,他身上依然不见丝毫疲态,反而神采奕奕。
他如今被困京城,以致北境失守,这是大过。
阿屠总觉得街上好像过于平静了,就仿佛今天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日子。
让檀石部和段日部这两部留守王庭,就是为了把他们留给顾非池的大军。
钦志犇在信中还说,因为谢无端这段日子围而不攻,他怀疑北境军兵力不足,据查后,确信北境的兵力应该只有万,并请示他,他们是否应当还击,尽快夺回兰峪关。
旁边的阿屠一直察言观色,隐隐猜出了留吁鹰的心思,好言宽慰道:“兰峪关失守是钦志犇与拓跋豹无用,想来王上不会怪罪元帅的。王上对元帅还是信重的。”
从钦志犇的军报中,他窥见了一个机会。
阿屠也顺着留吁鹰的目光望向了酒楼外,眉头一皱,低语道:“他们还没行动吗?”
从十月下旬开始,他终于陆续地收到了几封来自长狄乌寰山的飞鸽传书。
大景皇帝自诩仁君,觉得他自己是拨乱反正,所以是不会杀了那些朝臣的。
“好像是。”
想着,留吁鹰收回了远眺的目光,自袖中掏出一张满是折痕的麻纸,又看了看。这是他昨夜收到的飞鸽传书,来自王上。
所有信鸽都是先飞到幽州岳道郡,再由长狄的探子快马加鞭地送到京城,亲手送到他的手里。
他必须要设法挽回王上对他的信重,才能坐稳这元帅之位。
“那个方向是城外了吧……”
“已经巳时了……”留吁鹰眯眼看了看天色。
“元帅,成了!”一旁的阿屠也看着那团火光,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热血沸腾。
风一吹,那烧成灰烬的信纸便散了开来,变成无数细碎的灰烬与尘埃,飞向了窗外。
留吁鹰透过半敞的窗口看着窗外。
“王上是个胸有丘壑之人。”留吁鹰微微点头,双眸熠熠。
这些日子,长狄的探子们奉命装扮成行商和镖师,陆续抵达了京城,足足有两三千人。他们最近都奉命在京城各处暗中踩点,只等着今天时辰一到,就会群起而动,在京中的所有官宦勋贵的府邸、王府等等纵火,制造一场骚乱。
留吁鹰扬起下巴,凝望着远处熊熊燃烧的烽火,目光灼灼。
对于王上而言,他们是威胁。
顾非池不在京城,也不在北境,那就表示,他果然正从勃托达山脉绕道后方王庭,而且还带走了北境的大部分兵力。
赤红的火焰倒映在留吁鹰的褐眸里,映得他的眼眸格外明亮。
王上在信里说,他已经率大军南下,即将抵达乌寰山。
大部分百姓甚至不知道那是烽火。
不仅九部亲王对此颇有微词,恐怕王上心中也是有点芥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