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老夫是…是……不知……找老……夫有什么事?”
可王士元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去,并没有进总督衙门,而是直接被带到了杭州湾,然后登上了前往广东的海船。
虽说江南文风鼎盛,但能读书识字的百姓也没有多少,在私塾教书的先生也就那么一两百个,而且在县学教谕处都有备桉,要查到王士元并不是什么难事。
赵福说的虽然轻巧,王士元的内心却激起了惊涛骇浪。
赵福越是礼遇,王士元就越是害怕,因为他知道当年弘光皇帝和永历皇帝都是坐着马车被清军带回城的,可弘光皇帝到了京师就被杀了,永历帝更是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在五华山,他不知道这一去是否还有活路?
“没什么事,你到了杭州自然知晓,来人啦,请王夫子上车,让他回家收拾收拾,然后随咱们启程去杭州。”
在余姚教书三十多年,朱慈焕尘封的往事彷佛过电影般涌上了心头,当年李自成大顺军自北京败退后,朱慈焕流落到安徽凤阳,被一名姓王的前明退休官员收养,遂改名王士元,后来王姓官员因为参加反清斗争被杀,朱慈焕便逃到了浙江余姚,并娶了胡氏为妻,以开设私塾为生,他万万没想到隐姓埋名这么多年,他的身份居然暴露了。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余姚县高风千古坊附近的私塾内,一个幼童正蹙着眉头背诵着昨天学的内容,年近五旬的秀才王士元,也就是马仲英口中所说的的朱三太子朱慈焕这会正摇头晃脑地聆听着,神情是无比专注,由于脑袋晃的幅度有些大,以至于脑后的金钱鼠尾似乎都跟着头在转。
王士元战战兢兢,那些认识他的人却不这样想,见那些平时凶神恶煞的清兵,将他请上马车,又听到是总督府派的人,只以为王夫子这是攀上了高枝,却又碍于有清兵在场,不敢过去打招呼,只得目送王士元一家子离开余姚。
长毛明贼指名道姓要用王士元交换赵登龙,事关自家少主,赵福也不敢过分开罪王士元,所以特意准备了马车,还允许王士元携带家卷和财物。
原来在赵福来余姚寻访他的时候,赵国祚就和陈德协商好了,由总督府参政左世永带两百兵护送王士元全家至高州的神电卫,同时遣心腹至南宁让马仲英携带赵登龙至神电卫换人。
上了船以后,王士元就更惶恐不安了,他祖先朱元章当年就是在江上凿穿龙船,送小明王韩林儿归西的,现在清兵什么也不说,直接把他和他的家小拉上船,难不成清狗这是想效彷太祖故技,让
左世永亲自带队至广东神电卫换人,也是有考量的,一则是怕长毛明贼出尔反尔,二是为了取悦赵国祚,毕竟左家自左梦庚死后,就没有过实缺,他要通过救回赵登龙的事,为自己谋个前程,当然他嘴上不会这么说,而是以他和赵登龙幼年相交,乃是生死至交,兄弟落了难,他又怎能袖手旁观?
“背的不错,可见……!”
“总督大人……找……找学生有何事?学生一向……一向奉公守法,是……大清的顺民啊!”
那孩童背完三字经后,王士元习惯性地直起身子点评起来,可话说了一半,就听得屋门“哐当”一声被重重推开,然后就听到门前有人喝问:“你就是王士元?”
来人正是闽浙总督赵国祚的管家赵福,为了尽快救回赵登龙,赵福是紧赶慢赶,短短两日,就飞马来到了余姚。
“既然先生是王夫子,那就跟咱们走一趟吧。”
王士元有些愠怒,刚欲转头喝骂,却看到门前竟然是一队绿营打扮的清兵,领头的却是一个头戴瓜皮帽,身着马褂的中年汉子,看上去颇有威严,顿时惊的连话也说不周全了。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赵福是总督大人的贴心人,余姚县令和学政自然不敢怠慢,在得知赵福的来意后,就放下了手头政务,专门总督大人处理王士元的事,仅仅半个时辰就查到了总督大人所要找的教书先生,现下正在高风千古坊附近的私塾教书。
到神电卫换人的意见,是参政左世永提出的,左世永本是左梦庚的孙子,左元的儿子,左赵两家同为汉军旗,本是故交,赵国祚奉命南下时,左元遂请赵国祚带左世永南下,也是存了磨炼他的意思,为将来袭爵做准备。
赵国祚无奈之下只得同意了左世永的要求,兹事体大,按理说要心腹赵福去办此事才算稳当,可总督府树大招风,赵福离开个三五七天不要紧,时间长了,势必引人怀疑,毕竟人在对面,心隔千里,要知道朝中盯着闽浙总督这个位置的可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