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惊人的答桉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诱敌深入、不动如山、顺藤摸瓜、敲山震虎、最后杀鸡儆猴!
在他朱棣的计策下,逼迫太子与朝堂的众臣去找那小子的麻烦。
朱棣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这暗中竟然发生了
竟然都是那小子的计谋!
而他所图谋的是什么呢?
如此招式一套打下,便使新政推行的事情在朝堂上再无任何的阻力。
可是,不对啊......
是为了拿到实证?
所以要专门对付?
他感觉自己好像走入了什么误区,这些细节都对不上,也不合理,逻辑更是天差地别。
忽然间,朱棣将其后所发生的种种情况全部结合起来思考后。
如果身份互换,第一件事想的就是这新政该如何推行。
。
国策泄露的事情.....是由那小子一手主导的!
在将监国之权交给他后,他可是一天都懒得去。
在朱棣仔细的回想下,之前的一些事情也渐渐的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那为何后来又故意没有处置那纪纲,隐瞒下了他所犯的那些罪责?
是新政推行!
..那纪纲是锦衣卫的都指挥使,是在他朱棣将锦衣卫交给那小子统管后,他自己的手下。
不对不对......
既然连锦衣卫和内阁去都不想去,他又为什么非要对方的地方呢?
在这场较量当中,那纪纲便是一切的导火索,自家那小子故意泄露国策的情况下,那纪纲代表官绅阶级一方,主动的动手获取国策的详细情报。
当初那小子在做什么呢?
由他来主持新政推行的事情。
而以兵法来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善弈者通盘无妙手。
朱棣皱着眉头,行走在这内殿当中,来回的踱步。
这便代表对方已经动手。
结果是,那小子倒是全部说了。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并且,他对那纪纲还如此的了解,似乎早就知道了对方要泄露国策,所以提前做了布局。
即便是在整个南直隶内,也是让很大一部分人因为纪纲之事的牵连,不敢有分毫的不轨。
因为你一动手,他就能以之前所掌握到的证据来处置你!
如此,亦如兵法所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就即便是如此,他也有一万个理由对付那纪纲,何必非要如此?
逼迫其说出所有的答桉。
试点、选址这些他们都议定了,也就是说接下来实际推行的办法还没确定。
之所以对付那纪纲,难不成,是因为那锦衣卫的纪纲不听他的话?
他似乎早就知道了纪纲此人的秉性,所以提前便将国策之事泄露给了那纪纲,导致那纪纲那种探查后,将其传播到了四处。
那小子在听到要将锦衣卫交给他统管时,可是一千个不愿意,难不成,是他故意如此,其实心里头早笑开了花?
而从其出手的过程中,瞄准了其弱点,一击致命!
想要知道这小子到底是要做什么,那就要先弄清楚他的意图,又因为什么而如此。
也不对啊!
之后也顺理成章,将一切汇总,朝廷也准备推行新政了。
当初那小子就在这乾清宫中,为了躲避他朱棣每日教导其处置政务,所以便说出了有关于那摊丁入亩等新政的事情。
所以,与其主动下手,不如等对方出手。
还搞出一个什么星期天,为的就是给自己偷懒找的借口....
可是,这件事却被自己交给了那小子来做。
逻辑上说不通啊。
而罗列种种手段,朱棣惊讶的发现,其中竟暗含兵法之道!
以当时情景来看,朝廷为一方,各地官绅阶级为一方,这便是一场战斗!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
还有那锦衣卫也是如此,如果不是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他怕是一次锦衣卫都没有去过。
之后呢?
就算他与纪纲有私怨.....且不提那纪纲会不会傻到这种程度。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