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口中的大平钱,也就是银币中的一两和一百文。
瞧他爽快的模样,朱慈燃和李定国带着他重新上了车,往南又行了十余里后才各自下车打探消息去了。
两人换了装扮,下了马车后,故意让朱慈燃走在前面,显得两人像个小厮。
“问题不大,各方都督都在坐镇,海军的黄蜚眼下还在等待铁甲舰下水,军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不过一开始还是不要发行太多,毕竟国朝的百姓对纸质货币还是有一些抵触的。”
远处聚成群的农民见他们下车,尤其是见到非富即贵的朱慈烺后,立马作鸟兽散。
朱慈燃不准备看城内的情况,因为他一直很清楚,农民才是大明的根本。
他带着朱慈燃和李定国坐着马车前往了城外,并且一路向南走。
尽管街头人流涌动,但他们都并不是很高兴。
“正因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此我才需要担心。”
反倒是朱慈燃和李定国,前者因为骑自行车而黢黑,直到现在都没白回来,皮肤有些发黄,还像是农家子弟的。
这样的人,大概是南京城里意气风发的诗人,老农平常也能见到,但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好看的诗人。
“烺哥儿,咱们换个地方,你在车上等我们就行。”
李定国担心着内阁,这是朱慈燃没想到的:“内阁有什么好担心的?”
在这街头,能高兴一些的,也只有那些还没长大的孩子了。
“我想在一两纸币的基础上,增设五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和五十文的纸币,你觉得如何?”
让他难受的是,偏偏这两个人还想着和自家叔父去齐国,如果不是他叔父写信劝他们留下,估计李定国和戚武隆此刻已经如曹文诏和曹变蛟、李自成等人一样南下,准备在一个月后迁移齐国了。
朱慈燃没让朱慈烺换衣服,因为他那模样就算换了衣服也不像农民。
即便是在这京城之中最为繁华的内城,百姓也因为齐王即将就藩的消息一脸忧虑,可见地方百姓有多难受。
朱慈燃在短暂思虑过后询问李定国,对此李定国不可否置的点头:
至于李定国,长期的骑马打仗,他的肤色比起大多数农民还算农民。
“好……”朱慈烺也知道那群百姓离开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因此爽快答应。
老农瞧着他年纪,大概在二十六七岁左右,但皮肤白皙,长相无可挑剔。
“百姓在富裕,增设这些货币是可以的。”
他们的举动让朱慈燃打探消息的计划凭空破碎,他只能尴尬对朱慈烺安慰道:
如此过了一个时辰之后,他们来到了南边的清河镇。
“换身衣服,烺哥儿就不用换了。”
他们走出皇城,来到了内城。
“去城外看看吧……”
毕竟现在内阁有名有实,真早收拾起来,可不如以前那么容易了。
被叫住的拔草老农转身看去,出现在田边的是一个身穿监生服饰的男子。
见朱由检长得好看,老农
“能为什么?这会儿十里八乡的百姓都头疼呢。”
来到这里,朱慈燃可以透过玻璃看到百姓们成群的聚在一起,坐在田埂上。
朱慈燃谈到了他担心的军队,因为他在军中只有李定国和戚武隆两个可以信任的人。
在他看来,内阁有金铉、杨文岳、孙传庭三人,足够稳住局势,更别提还有一个老谋深算的洪承畴了。
现在纸币既然已经被百姓所接受,那它们的使命就已经完成,也成为了需要被淘汰的货币。
“老丈,敢问为何本村百姓愁眉苦脸?”
朱慈烺坐在车上眺望他们的背影,不免有些羡慕。
内城的街头,许多百姓都脸上挂着忧虑,而这样的忧虑,便是来自一个月后齐王就藩的消息。
倒是朱慈烺,他再怎么伪装都是不像农民,甚至一些士绅也养不出这样的子弟。
李定国不免叹了一口气,只觉得要为前人擦屁股,这着实让他们在执行各种政策的时候有些许难受。
只是在他羡慕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农民也被人叫住了。
这两种钱币,是朱由检在应对百姓不信任纸质货币情况下,发行来收割海外商人和增加百姓对朝廷信任的钱币。
老实说,朱慈燃担心过军队,担心过燕山派,担心过六部,但他唯独没有担心过内阁。
这个镇子已经存在二百多年,是徐达北伐时留驻的卫所,后来被朱由检裁撤改为了清河镇。
“五军都督府那边,近来可有异动……”
“……”见李定国这么说,朱慈燃长了一个心眼,同时也和李定国带着朱慈烺走下了城头。
“倒是比起军队,我更担心的是内阁……”
李定国也说不上来这种感觉,但他本能的觉得需要注意和警惕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