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试试又不费什么劲,正好对方拒绝了,他也有理由把人送走。
“同行相轻”这道理放在哪里都适用,这位小方总这么了解邺朝开国那一段的历史,想必也是专门钻研过的,这么一来看见剧本上的漏洞当然不高兴。但对方一开始也确实把剧本留下了,说明对它还是有满意的地方的。
虽然原因和这位大导演想得不太一样,但是方暇确实有亿点点心动。
他表情不像之前那么激动,反而赔上了一张笑脸,这变脸速度比起演员来也不差什么,“方总博学,听说方总三年前才从国外回来,没想到对历史居然也这么了解。方总刚才说的都没错,这剧本还有许多需要打磨的地方……这剧本的编剧老朱,朱则刚,是我的老同学,他在a大的时候也是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个荣幸请方总指点一二?”
现在这位脾气又臭又硬到有名的汪大导演虽然松口了,但方暇不觉得对方能让他插手剧本到把主线唯一一条感情线全删掉。
方暇被他这激动的情绪搞得一懵:这人怎么回事?
但汪导觉得被这位小方总答应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对方一开始把这剧本留了一段时间,就说明对它确实是感兴趣的,后来拒了就是里面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是他这会儿愿意改,情况又不一样了。
不过汪导这次这么痛快也是有原因的。
等翻到某一页,他像是被点通了什么关窍,一下子明白了。
毕竟筹划了这么多年,这剧本上每一幕汪导心中都有数,说是背也差不离了,这会儿只是借着动作从头到尾捋一遍,自然翻得极快。
想到这里,汪导忍不住摸了摸剧本。
有了方暇先前那几句信口拈来的指点,汪导这会儿当然不会以为这位小方总不知道这件事。那么对方现在特意点出这一点,就显得别有深意了。
要知道汪导这个倔脾气,在圈子里都是有名的,别说让资方插手剧本、就是塞一两个稍微占点戏份的配角,都能让他气得拍桌子。
这话是委婉的答应方暇插手剧本的意思。
毕竟依照对方的能耐,在改剧本上浪费的时间都够挣出一部爆片的票房了,只是看对方对那段历史如数家珍的熟悉程度,想来也是感兴趣的。汪导这会儿其实也是在赌,赌对方愿不愿意在自己的“兴趣”上多花点时间。
想着,方暇开口:“我觉得邺帝和国师、他们该是……‘君臣之谊’吧?”
他当年和卫尘起之间可真是清清白白的,什么都没有!哪有剧本里写得这么黏糊?!
他既然特意过来讨个说法,当然随身带着剧本,不过这剧本还没有来得及给方暇递过去,他自己这会儿反而先一步自己翻了起来。
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位导演能答应他插手剧本到多少程度。
这话说得汪导一愣,邺朝开国皇帝和国师之间的那点事,在后世都已经成定论了。
方暇在投资之前,对电影圈子也调查过,这位汪导在导演界的名气算是数得着的,在资方这边更是大名鼎鼎。按说资方意图捧自家的人,在剧里塞一两个角色进去已经算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了,但这位汪导出道以来,硬是没有让人成功插手过一次男女主演,连二号角色都是仅仅有那么一次。
他猛的抬头看向方暇,“我明白了,‘君臣’!确实是‘君臣’!谢谢方总指点,我这就回去改!”
他这边虽然乐意,可关键还得要看对方的意思。
他脑子转的极快。
不过这次的事他痛快没用,主动权还是在对方手里。
虽然野史上的种种小道消息不可采信,但是国师殿可是建在中宫,只这一点就是铁证了。更别说汪导跟着老教授考据邺史,邺帝当年的登基大典和册封国师是同时举行的,就记录下礼仪规制而言,后者那是妥妥的封后礼。
汪导没过多一会儿就下定了决心。
一个是刚才这位小方总那随口几句话就能看出来,后者确实对这段历史非常了解、不是随便说说的外行;再一个就是到这位小方总短短三年间缔造的神话了,汪导虽然按年纪来算是个老前辈,但是他自问自己那点名声和对方比起来真是连个屁都不是,电影要是真的砸手里了,这位小方总可比他要着急多了。
方暇也听出了汪导那“可以插手剧本”的潜台词。
方暇本来就干不出因为个人喜好强行封杀剧本的事。毕竟人家又不知道他是那个“国师”,以历史人物为原型二次创作的事多了去了,他也不是被黑的最惨的那一个,甚至这都不算黑,顶多算捏造点绯闻。
再加上刚才听了汪导那一番话、知道对方在这个剧本背后下的功夫之后,方暇就更不可能做出这种事了。
这么一来,比起这位大导演拿着剧本找别人投资、最后还是把电影拍出来,当然是他直接插手,把这个所谓的“爱情故事”掐灭在萌芽状态更好。
就是不知道这位小方总愿不愿意抽空指点着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