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来人往的无类楼很快就少了大半的人流。
一张又一张的纸贴在了墙上,这还只是愿意贴出来的,就已经占了大片城墙,远远看着就白纷纷的。
这件事的难处从来不在千术认不认罪,而是怎么判他。
搬来姑苏的藕花乡百姓,同样也站了出来,里头有些人已经很老了,他们不识字,只是想起顾玄玉就叹气说:“千家救人,难道玉儿就没有了?你知道我们乡有多少人?活到今天的常县人,有一个算一个,都该给他披麻戴孝。你知道你吃的藕是哪里来的?你知道一个女人,在这个世道要多艰难才能把一个孩子拉拔大?”
千家在姑苏的地位实在太高,大周又有用钱赎罪的惯例,千老爷又曾是太子师,杀了太子师,太子怎么办?一个不好大家都得名声扫地,这还是好的,不好的可能连命也没有了。
还有百姓想要放火烧了这座千家楼,骂:“穷人的催命符,权贵的青云路。”
读书人就念给他听。
在花船上为千术说话的举子秀才被娘子们赶下了船,大家宁愿不挣这个钱,也不想忘了恩义。
无类楼关门这天,顾慈和张知鱼远远地站在街对面看,二郎也坐在他们脚底下呜呜地叫。
天下只有一座无类楼而已,里头没有钱念书习字的人看着高大的屋楼都忍不住放声痛哭。
百姓们绕着城墙去瞧上头的字,认不着就问身边的读书人:“上头写的是什么?”
魏知府愁得头上也生了白发,自觉没有判决的权力,很快就快马加急将折子送往了神京。
很快,就有各路官员出来,想要保住千老爷的命——这是姑苏的脊梁,怎么能说杀就杀?
等到永安十三年,这张纸就被勾掉了。
一个文弱的书生从里头走了出来,他手拿屠刀,也站在台阶上头,道:“但读书人也是人,读书人也有良心。我爹是屠夫,我娘是绣娘,我们家三代人只有我受了千家恩惠在念书。”
有书生问:“倒下的又岂止是这座楼,大家知道民间是怎么形容我们的吗?”
最后一群学子从无类楼中走了出来,大家看着这扇对天下人开放的大门,第一次关了起来,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对于大多数的学子来说,这个人是功大于过,虽然杀了顾玄玉,但也救了无数穷苦人的命,这样的人死了,大家都有些不忍,还不如将功赎罪,更好的造福大周。
说的,千术当场就认了罪,魏知府也就把他好吃好喝地弄到牢里去了。
无类楼的学子沉默下去,路上连牙婆都到裹了头巾的读书人都要呸两声。
喧闹的无类楼瞬间鸦雀无声,连哭声也渐渐没有了。
“但我娘是常县人,我能活到今天,是因为顾教谕给了我娘一口饭吃,俗话说恩义难两全,但我偏要两全。”
常县的百姓这才第一次知道自己活命的粮种是怎么来的,都怔怔地从四面八方涌来,站在纸前痛哭出声。
学子们在越来越多的声音中,渐渐知道了当年的姑苏往事,当年常县的富商听说了顾玄玉受剜心之痛而死,也有些不忍,便悄悄交出了顾玄玉当年签下的契约,贴在了姑苏城墙上。
受过千家资助的读书人,有没有受过顾玄玉恩惠的常县人多,张知鱼和顾慈都不知道,但无疑在姑苏,还是常县人要多一些,他们都是最普通的百姓。操持贱业的百姓,总是要比读书人多的。
“我将写字的右手还给千家,今生永不为官,以全识字之恩。”孔益手执屠刀,立在长风中,身姿纹丝未动,又道:“千术出手毒辣,让一个本该为国耗干心血的玲珑心,在没有走到殿堂前就失血而亡,顾慈要为父申冤,我必助
张知鱼才来了姑苏两三个月,但街上的娘子受她的恩惠,却是从五六年前就开始了,顾慈是她的未婚夫也不是秘密,也道:“读书人的命是命,我们的命就不是命了?虽然顾家和张家从来没有对外说过,但自从有了他们的紫茉莉,河上每年都要少数不清的浮尸。”
众学子脸色涨红。
是以千老爷在牢中还没走过完一日,姑苏城里已经沸反盈天,大家都在讨论他该不该杀。
“卖猪的儿子和卖花的女儿,是不是再也不能进来了?”有人茫然地看着上头的封条。
这样的人要是抓起来,衙门早就被塞满了,大伙儿也就只能教育教育,很快就放了人。
永安八年,玉用黄金十两,换大官人粮种四十袋,十年为期,玉必还之。
魏知府怕有人进去闹事。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先暂时封存无类楼,派了三队人日夜巡逻,就是为了保住这座楼。
有学子愤愤不平地站出来说:“我知道,连花船上的娘子也唾骂我们,说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现在的读书人都是年轻人,他们不认识顾玄玉,有人认识。
说完扬刀剁下右手,他用力极狠,但却是左手使刀,砍了两次才砍断右手,手掌就落在地上,眨眼就沾满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