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年年初,以结党营私等罪行,温体仁代为拟旨,将钱谦益等人下狱。
温体仁能力很强。
偏岭军拿下了云川卫,打败了镶红旗大军,让整个朝廷都为之轰动。
曹化淳审出了相关捏造情节,说背后由温体仁一手操作。
清修《明史》将他列入“奸臣传”。
这件事情将曹化淳激怒。
开始怀疑温体仁“有党”。
可话又说回来,如今边事吃紧,皇上正是用人之际,要不先试探一番?
从崇祯三年进入内阁,到崇祯六年,扳倒首辅周延儒,自己取而代之,直到现在。
倘若对皇上还算忠心,何不让这乱臣戴罪立功。
如今,辽东建奴正虎视眈眈,而陕西、河南,甚至是应天一带,贼寇也是层出不穷。
大明绝对会承受不起。
原本应该是六月,他就会离开京师,而现在,一直拖到了七月。
王承恩服侍皇上多年,知道皇上的为人。
“皇上,这乱臣打败了建奴镶红旗,俘虏怕是有上万人,您看是押来京城,还是就地关押?”
但他明白他不能。
崇祯明白王承恩是给自己一个台阶。
对方有战胜建奴几万大军的实力。
所有的焦点就都到了宣大防线。
甚至还让王藩出面自首此事。
可他很不甘心,恨不得现在就将这兵备处死。
那位兵备副使是皇上您的人。”
这首辅也该回乡颐养天年了……
不等他说完,崇祯勃然大怒,将茶盏摔在地上,一下子稀碎。
那宣大那些守军对上,结果还真不好说……
而他关注到另外一点。
只是声音马上戛然而止。
等到事情发酵,温体仁上疏,假意引疾乞休,谁知崇祯提起朱笔,批了三个大字。
处理政事总能有条不紊,让崇祯省了不少心,这张至发确实差远了。
说他是奉了您的命令,秘密调查宣大走私……”
王承恩知道自己的提醒起了作用。
要是这京城的西大门,再出现动荡。
崇祯年间,温体仁的辅政时间最长。
王承恩小心地回答:“皇上,据卢象升、陈贵还有叶廷桂所言。
可崇祯并不后悔。
皇上,老奴觉得有些事情,有些情况,不可尽信,或许他是迫于无奈……”
看着皇上闭目养神,王承恩轻声提醒道:“皇上,时辰有些晚了,要用膳吗?”
崇祯十年七月,赵阳正在苏州的时候,京师发生了一件大事。
倒没有多少害怕。
不过,该来的总是会来。
“皇上,这兵备副使胆大包天,该杀头,该诛灭九族。
等到皇上怒气差不多发泄出来。
温体仁就此结束了他那漫长的阁老生涯。
崇祯说道:“押来京……”
稍微思考了一番,赵阳得出结论,应该是他的原因。
朕倒想看看,这乱贼有什么三头六臂,让朕的那些大臣……
最近处理政事,稍微感觉有些疲乏,不自觉地想起温体仁。
“皇上,那位左卫兵备副使有您御赐飞鱼服,而且还自称是锦衣卫指挥同知。
就是温体仁的致仕时间发生了变化。
温体仁做了那些事情,已经触犯了他的底细。
哼……让那些白痴被骗得团团转,朕想看看他有何能耐……
此时,崇祯坐在大殿之内,闭目沉思。
他告到了崇祯,后者就下旨,让他彻查此事。
“云川卫那边是什么情况,左卫兵备副使,这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崇祯发火的时候,王承恩不敢出声。
崇祯只能忍耐,甚至还要进行安抚,给他
告发钱谦益出银四万两托周应璧讨好曹化淳。
真是一群酒囊饭袋……还有那个陈贵,让他给朕滚回来,别人不清楚,他也不知道,朕身边有哪些人吗……”
崇祯起了疑心。
“朕……你现在就去传旨,让卢象升……还有陈贵,将那个兵备副使,抓来京城。
首辅温体仁辞职致仕。
王承恩故意提醒了一下。
“放他去!”
分析历史人物,赵阳对相关情况了解不深,不想做出评价。
崇祯明白了王承恩的意思,这事还不能鲁莽行事。
后来又炮制钱谦益“款曹击温”,就是说他拉拢曹化淳、打击温体仁。
崇祯一下子站了起来,猛地盯着他:“我的人?”
崇祯摇了摇头,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他哪有胃口。
崇祯盯着王承恩:“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