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为何,在看到这则奏折的时候,皇帝的神态比知道了黄河决堤水淹千里百姓流离失所的消息那会儿还要令人胆战心惊。几乎是当场将御案上的奏折尽数扫落,连骂“放肆”。
清河微微勾唇,将密函递过去:“原本我还有些叹息你的出师未捷身先死,不过现在,倒是觉得这一切果然是上天助我等……太子殿下,等不住了。”
太子被圈。皇帝心灰意冷,退位为太上皇,七皇子即位。
是的,青城光明正大地死而复生了,当然不需要理由,在八百里加急当中,他就已经将查到的一切上报给了皇帝。皇帝虽然生气太子的所作所为,但到底是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还是忍不住心软给他机会,虽然让顾军回京,却并未将事情摊开来。
谁想到,皇帝偏偏就是死咬著玉玺不肯写那传位诏书,身边圈养多年的暗卫倾巢而出,保他进四日的周全。
两人对视一眼,难掩激动。
到最後,顾青城等人搬出了太子勾结安息酉长,破坏和平,逼宫谋反等等罪行证据之後,倒是真正的尘埃落定了。
“那青城,你伤势可大好了?”
“嗯,大好了。”
逾十万人马,尽数拔营。
说到底,一切归根,还是在那顾青城身上。
“原”顾将军部快马加鞭星夜兼程,赶到长安的时候,京师的形势已经紧张至极,几乎是一触即发的节奏,七皇子要求进宫拜祭先皇,太子不准,文士谴责,京中人心浮动,奈何太子手握禁军,更有威武大将军率五万人马驻扎在京师近郊维持秩序。
太子心知肚明,著天下大势里,最敏感的人物无非是顾青城。把那些净会放屁的文官扔到一边去,涉及到那把至高无上的椅子的事儿,终究还是要看武力值。原本自己是正统的元後嫡子,又是皇帝亲立的太子,按说应该是理所应当能够荣登大宝的人,然而偏偏进来皇帝与太子之间政见频频不合,而皇帝开始重视继後嫡子老七的行为才是让他产生最大的危机感的源头。
主帅锦衣侯顾青城被刺身亡的消息传回京师,满朝寂然。
之後,皇帝阴冷的眼睛不知看到了谁,一字一顿地开口:“传旨,允顾将军部即刻回京,朕亲自为青城盖棺下葬。”
虽说傅清河与老七交情不深,但是他与那顾青城却是人所共知的死党,而顾青城又是老七的表哥……
而老七,虽说他那点底子一直不声不响的,但是太子却分明嗅到了一点不简单。号称是纯臣的锦衣侯一系,和镇远大将军一系,靠著那点子女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交情,分明已经是上了老七的船。
青城一愣,随即明白过来,丝丝笑意也忍不住爬上唇梢。
倒不是青城自私,只是,毕竟清河当时是难得认真,不,是开天辟地破天荒头一回用那麽认真的语气说,他对梓潼是真心的,那会儿子还是梓潼易容的时候。若是清河当政对梓潼动了那份心思,那倒真的让他苦恼了。
他想得好好的,等尘埃落定了,老七除掉了,皇帝的“继承诏书”也拿到了,那麽大局已定,顾军就是来了也说不出话来。
自己有的,无非是皇帝的心意,以及外公家的威武大将军一系五万人鼎力相助。
清河许久,久到这湿漉漉的南国令空气都变得燥热起来了,才挪开视线,勉强算是应了。
正因此,太子绞尽脑汁要把顾青城拖出京城这摊子乱泥去,顾青城必须得死,但绝不能死在京城里,绝不能触怒那深不可测的顾华年。
青城到底也只是有些别扭罢了,如今有一个台阶下,如何不会接受,何况依照目前的形势看来,清河被安息国主缠身,恐怕也无暇跟他乱来。
因为青城不放心,所以梓潼并未与他们一同回京,而是再尘埃落定之後才回到西山,又装成是得知青城死而复生,还打退叛军之後,才匆匆从郊外赶回的模样。
虽说後来镇远将军战死沙场,兵力被打乱,但到底还有一部分归到了锦衣侯的名下,这几年更有其子傅清河接手父亲的人脉兵力。
也是在几经确认了顾青城行将就木之後,太子才敢放手一搏。
好在,顾将军部到了。
“有什麽消息?”
但好在如今听到清河那压抑著的激动,便忽然解开了心结。
却没想到,太子居然就因为觉得此时顾军不在,正是难得的好机会而去逼宫了!
“果然,我‘死’的真是时候。”
第49章 峰回路转
“原”顾将军部赶路过长江的时候,京师传来消息:帝崩,太子即位,正监国,下放七皇子,然後者抗旨不遵,如今被软禁在王府中不得出入。
呵呵,好亲近的关系。
稳下心神,青城自然而然见到了清河手上的密函,不禁目光微凝,这种形式的封漆,分明是……
到底是一世人两兄弟,这份情是真的,哪里能说去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