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的主考官位置很难被替换,李乾要的是把这个人换了,不能让蔡京的计划成功。
李乾琢磨了片刻,其实他觉得,魏征去任这个差事最好,只可惜有些不搭调。
李乾沉吟了片刻,也没勉强,而是道:“既然如此,那就留到以后吧。”
而且朝中向来也没有让御史们去就任副考官的传统。
“这时就要看各位考官如何选择了……”
而王莽似乎知道李乾的想法,接着道:“陛下,阅卷、取中考生时,其实主要还是在主考官的意愿和喜好。”
李乾也是头一次知道,原来会试阅卷有这么大的主观性。
科举中有两名监视官,向来由御史充任,其职责就是确保阅卷时考官的每一个行为都能合乎规范。
就算是大臣,没有好处,人家也不见得会平白给你卖命。
不过想想也是,这玩意儿毕竟不是什么选择题、填空题,有着标准的答桉。
听着他的话,李乾渐渐陷入了沉思。
他想了想,又转过身望了王莽一眼,突然开口道:“大宗伯,朕觉得礼部的司马侍郎可以担任副考官的重任。”
李乾点点头,接着道:“往年礼部举行了那么多次春闱,想必也一定很有经验吧?”
换一个他觉得合适的人去担任副考官。
刚才这个提议暗含的意思就是,朕已经记住了,以后会有你的好处。
李乾暗暗叹了口气,这个打算失败了。
王莽无奈开口道:“陛下,之前司马侍郎已经担任过两次副考官了,如今再担任副考官,恐怕会惹得其他人不满。”
蔡京是个尚书仆射,尚书省的一把手,也就是说,他的身份天生就对侍郎们有压迫力。
李乾起身,负手在殿中踱了几步,他并没有直接将想法打在蔡京头上,而是下意识想到了这个人。
王莽一怔,似乎明白了什么,垂首道:“是,陛下,臣遵旨。”
王莽迟疑了片刻,还是开口道:“回陛下,是,也不是。”
李乾有些头大,他转过头,望向王莽,首先说的头一句话就是:“王宗伯,这是朕登基以来的头一次春闱,朕很重视。”
“实际上能被同考官推荐上去的考卷,除了几份最出彩的之外,其余的大部分也都是在水准之上的,若取中没有问题,但若是不取,也有一定道理。”
只是要选谁呢?又要怎么换?
只不过王莽跑过来跟李乾说这件事儿,李乾也得有些表示才行。
但在实际行动中,这个职责能发挥出多少……难说。
“不错,陛下。”
王莽顿了片刻,垂首道:“是,陛下。”
“朕现在想向你了解一下,充任监视官的御史,在阅卷时,究竟有多大权力?能不能纠正考官们的谬误。”
能不能从别的地方找个考官呢?找个不虚他蔡京的考官??
李乾眉头微微一皱。
李乾思索了片刻,又轻轻摇摇头。
几缕带着冷意的寒风从窗户缝中钻进来,让小书房里保持着空气流通,也带给李乾一丝清醒。
王莽沉声回道:“监视官只负责监察考官行为是否违规,不能置喙考卷内容和批阅。”
还没等李乾问,他就继续解释道:“陛下,从前副考官的人选大都是从翰林院中选拔,只不过后来翰林院日渐衰落,不能承担此重任,副考官的人选也才渐渐转移到了六部。”
他端起桌上茶盏,细细品了一口,这才转身望向王莽:“王宗伯,朕记得副考官只能从侍郎之中选,是不是?”
其实,李乾一开始就知道司马光不能再担任副考官。
王莽思索着李乾话中的意思,停顿了片刻才答道:“陛下,阅卷时的一切都能合规,往年来监视官也只像是摆设。”
王莽说的这些都是阅卷房里的隐秘事项和潜规则,外人向来是无从得知的。
李乾沉默了片刻之后,面上带着几分沉重,开口道:“也就是说,监视官根本管不到两个考官?也无法改变他们取中的考生?”
“韩木吕……韩木吕……”
以眼下这情况,礼部的司马光不行,另一个侍郎宋乔年就不用多说了。
王
李乾点点头,原来是谁强谁来做,既然如此……
礼部、刑部不行,供李乾选择的就只有吏、兵、户、工四个部,其中韩木吕还是蔡京的人,也就是说,还有七个侍郎的人选供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