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谣言在人群中散播,使得整件事越发扑朔迷离,又不好明令禁止,只能加快查案的进度,早日得出个结论来平息谣言。
左相一党和忠王势同水火的印象深入人心,没有人会信洪福无缘无故回去刺伤忠王,他一定是受人指使才这么做,那这个人选,除了楚静安这个左相的儿子外,几乎不做他想。
几个官员最近都是心急火燎的,不只忠王那边在催,就连左右二相都在让他们尽快找出刺客。楚静安的线索无异于雪中送炭。
而羽林军中是最崇尚武力的地方,所以,此人在人群中必定显眼,绝非默默无闻的人。
为免打草惊蛇,楚静安揪住一个路过的小兵,问道:“那边那个带头操练的是谁?”
宴云河一点头,这两千人的吃住就都得安排下去。
楚静安挥挥手让小兵去忙,一双剑眉却罕见地皱了起来。是啊,算下来,此人还是他的手下,那他到底是受何人指使的?此举的意图又是什么?
几个审问的官员都没眼看,堂堂羽林军说出这话也不嫌丢人,见他们怎么都不说实话,直接就上刑。
他这话,别说三司的人会信了,就是随便一个百姓来听,也能听出他在撒谎。
楚静安道:“若是直接审问此人,他怕是不会说实话,你们可以诈他一诈。”
在得知刺客身份的那一刻,这些官员俱是惊讶不已,羽林军可是禁军,何人胆敢将羽林军牵扯进来?
哪有偷种子不等秋后,要在这苗都没长成的时候去偷?
楚静安看出了其中的险恶用心,但此时不是发作的时机,他也觉得洪福是受人指使,他要揪出这个幕后之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却难下定论,至于谣言的事,有幕僚建议道:“谣言怎能只认定左相大人一人?各位都有这么多猜想,谣言岂能只有一家之言?该再多些才对。”
两千人,那一眼望去,可以算的上是人山人海了,这营盘一扎,附近的佃户都躲着走,宴云河这个王爷在佃户心中的形象也突然多了几分威严。
军中搜寻,能来找他切磋的,一定是自恃有几分本事的人。
忠王遇刺一事,在洛城内外传得沸沸扬扬,老百姓茶余饭后都是在说这个,不少人都在说这刺客定是左相派去的,谣言编的有理有据,很能使人信服。
此时的洪福还不知道他的同伙也在被审讯之中,还以为只有自己暴露了。
楚静安借着巡视的名头,一个个营地看过去。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被他将此人找了出来。
宴云河还不知道楚静安这边已经找出线索,两千靖北军进驻王庄之后,宴云河还要对他们进行安排。
他让人去查这谣言的源头,但这无异于大海捞针,楚海德召集幕僚商议此事,绝不能让谣言再传下去,行刺堂堂王爷可是大罪,即便楚海德是皇帝的外公也不能免罪。
在他的同伙家中搜出的夜行衣更是坐实了他们的罪行,这几人起先并不认,什么行刺忠王,他们根本没接近过忠王的住处,只是去偷粮食的。
若他没发现,由大理寺和刑部继续查下去,迟早有一天会查到洪福,若是洪福攀咬他,即便他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怕是也无人信。
“就怕这事是有意为之,若是有人早有打算要嫁祸大人,这查到最后,怕是还要查到左相大人这里。”
楚海德也终于察觉到了不对,他很清楚,那日虽听了邓术的话,但他却并未采取行动,这很明显是有人在从中搞鬼。
于是,不久之后的洛城,有关忠王遇刺一事的凶手又多了右相,以及忠王自己使苦肉计的说法。
“是何人麾下?”楚静安又问道。
几板子下去,几个人就开始支支吾吾地道:“我不去也没办法,这是将军的
“依我看,此事幕后主使右相和忠王必有其一。忠王那边尚不能排除其是否在使苦肉计,而右相,他也早有让大人与忠王相争,自己好渔翁得利的心。”
小兵看了一眼,说道:“禀将军,那人名叫洪福。”
重点当然是保护他的庄稼地,但左右长史这次也被惊到了,建议宴云河分出一千人护卫自身,保证自己的安全。
而楚静安在暗中查了洪福几日之后,确定了和他交往密切之人,且确认忠王遇刺那日这几人的行踪,最终确定了几个人选,此时他才找上办案官员,将线索交出。
大理寺和刑部请旨与都察院进行三司会审,洪福被捕那天,众人都在议论,这幕后指使,除了左相不做第二人选。
“听说是大理寺和刑部在共同办案,应催促他们尽快找出凶手,如此谣言方可不攻自破。”
洪福也没想到自己那日会露了行迹,被提审之时三缄其口,只说是自己缺钱,听闻王庄上出产的种子能卖高价,遂打算去偷挖点自己留种,没想到,王庄的守卫竟然这么严格,他逃跑时不得已才放了火。
小兵奇怪地看他一眼,“上官是左郎将,认真算来,都在将军您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