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只选了司马朗和董昭两人,作为前往许都的主力。
到时候,不管是‘清君侧’,还是‘被迫造反’,道义上都说得过去!
本来就是来混个一官半职,没必要冒险把命给搭进去。
孙暠看了看几人,有司马朗,有张松,有尹籍和董昭……
“我等愿往!”却不想这几人纷纷回应。
蔡邕闻言,松了口气,不如说大部分的官员,都松了口气。
刘协又看向众人,众人保持沉默,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诏书当天下达,三天后,送到孙暠的手中。
这部分,可以作为计划的补充。
最终他收获二十余份答卷,并且当场进行批阅。
这些都是比较出色的人才,送去将计就计,多少有些奢侈了。
有意思的是,好几分答卷,里面的答桉都指向一点,那就是:将计就计!
老子花了大功夫开秋闱,结果你们居然来摘桃子?
孙暠也清楚,这部分人会那么答题,大概不是不知道将计就计这一招,而是担心自己成为过去将计就计的倒霉蛋。
“如此,倒是可以试试给孙暠发个诏书。”蔡邕当即表态。
这也是少数几人,会这样答题的原因,他们都对自己的才能充满自信。
打入朝廷内部,挑动各派争斗,进而发布迫害自己的政策。
这玩意运作不好,甚至被人识破的话,最严重的可是会有杀身之祸的。
难得是学会徐徐图之。
最怕就是一步到位,想到自己的子弟,要和那些寒门,甚至平民一起考试,就觉得腻歪。
这个时候,正好是科举放榜,第四轮考试即将开始。
至于其他的几份,则是以孙暠地盘内部的稳固为主,只要人心所向,就算发生任何变故,大部分百姓都会站在孙暠这边。
又在二榜和三榜里面,挑选了一些人,派人叫过来询问他们的意向……
反过来,正因为有危险,所以若能取得成绩,那以后的功劳岂非更大?
“既然如此……”孙暠把提议将计就计的几人叫了过来,“你们几人,谁愿意去许都?”
于是在第四轮考试的时候,他把这个情况告诉那些一榜的考生,同时给出考题。
只是孙暠看着手中的诏书,神色有些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