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吃得下吗?”上官姗姗舔着嘴唇问道。
“可惜华山派百年清誉,就这么毁在姓岳的手里了。”上官姗姗叹道。
三女都是好吃的人,如是从被腊汁浸透,香醇可口,肉肥而不腻,口感层次丰富的肉夹馍开始吃。
三女则出门,去街上闲逛。
黎洛棠笑,“你吃不下了?”
“他们在那。”念奴看到拐角处,那三个人的一闪而过的背影。
摊主两口子没再说闲话斗嘴,去招呼客人了。
明明是江湖上的人,却文绉绉的拿古诗当暗号。
在三人对面坐着个和尚,她们从上往下看,看不到和尚的相貌,只看到他光头上的十二个戒疤。
但三女到青塔一看,塔下人倒是不少,却独不见华山派的三个弟子。
念奴皱起眉头,“看来七妹的推测,极有可能成真。”
“华山派是华山派,姓岳的是姓岳的,要区别看待、区别对待。”黎洛棠对华山派的印象是不错的。
华山派三弟子开门离去,屋顶上的三女犹豫了一瞬,就放弃进去擒拿和尚逼问。
华山派弟子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递给和尚,“三月三日天气新。”和尚吟道:“长安水边多丽人。”
五个男人留在客栈,钻研《九隐记》。
一间间禅房,掩藏在林木深处,安宁幽静。
“你这婆娘,那个习武的,不是从小学起的,难不成等骨头都长硬了才学,那学个屁哟。”
“慢走不送。”和尚说道。
她和上官姗姗悄声跟上
一般进寺的人,大多都会去看那座青塔。
大街小巷,人山人海。
华山派弟子问道:“阁中帝子今何在?”
黎洛棠打着手势,表示由她留在这里盯着和尚。
镜糕很小,材料及制作都很简单。
“大师,东西我们送到了,话也带到了,该怎么做,你心中有数,告辞。”华山派三弟子拱手道。
把糯米粉装入直径约六厘米大小的笼里蒸制而成,仅几分钟即可蒸熟。
三人不紧不慢的跟在华山派三个弟子的后面,看着他们进了青塔寺。
三人疾步往前面走,没走多远,就看到前面那三个穿着华山派弟子服的人。
“跟过去。”黎洛棠沉声道。
“我一块就够了。”黎洛棠笑,“留着肚子慢慢吃。”
每个货摊前都围满了人,挑拣货物,讨价还价,人声嘈杂。
观情形,这和尚要去办什么事,适合跟踪。
和尚也用诗答道:“槛外长江空自流。”
念奴颔首,无声说了句,“小心。”
边小声说着话,边在青塔附近寻人。
“上回我让老三去,你舍不得,怎么了?刚看人家穿着弟子服,威风凛凛的,又羡慕上了,想让儿子去了?”
“谁说的,我能吃两块,你要几块?”上官姗姗挑衅地问道。
拿竹签扎一块,蘸一点白糖、芝麻等,咬一口,软软绵,香甜可口。
她们这一跟,就跟进了寺中后院。
接着吃得是有着鲜浓的汤汁的灌汤包、糯糯的金黄色的柿子饼、。用糖渍桂花、糯米粉做的桂花糕。
庙会有吃的有玩的,三人都不用商量,一个眼神,就达成共识,去逛庙会。
刚吃完桂花糕,就看到前面有卖镜糕的。
从笼里倒出来的镜糕,厚约三厘米,白白嫩嫩,形状若小圆镜。
“你看看他们的佩剑装饰的花里胡哨的,剑是什么?剑是武器,是用来杀人的,他们这种人用剑,对剑都是种羞辱。”上官姗姗忿然道。
三人进了禅房,三女则跃上屋顶,掀开瓦片,往里张望。
“来青塔寺,不看青塔,那么他们三人来寺里,是为什么呢?”上官姗姗问两人,也在自问。
这里就一条路,她们过来时,没遇到穿华山派弟子服的人。
林木深深,曲径通幽。
街上非常热闹,询问过后,才知今天有庙会。
“这话说得老气横秋的,就好像你见过人家华山派十几代似的。”黎洛棠好笑地道。
那股烹、炒、炸、煮出来的食物清香,更是让人垂涎三尺。
这座青塔寺和京里白塔寺,据说是同一时期修建的两座佛塔,寺内的塔里供奉着释迦佛舍利戒珠。
三人不需要去询问摊主,华山派的人往那边走的。
“就我舍不得吗?你又舍得?再说了,那时老三才多大,不到五岁,送到华山派去,我能不担心吗?”
“老板,来碗水饺。”有客人在桌边坐下。
这时旁边卖水饺的摊主两口子的聊天,引起了三人的注意,“不知道华山派什么时候再招收弟子?”
上官姗姗忍不住吐槽,“华山派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华而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