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教高种姓而言,康熙帝的统治比奥朗则布的统治舒服多了。
国积攒的大半力量,跟康熙帝打了近半个月的决战后,终归因为拉杰普特人战斗力拉胯的缘故,节节败退,最终本人死在了蒙古人的一次冲锋当中。
军事体制设立下来后,剩下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除此之外,康熙帝还分封了部分有功的天方教回八旗的将领。
奥朗则布阵亡的消息传开后,剩下的莫卧儿帝国雇佣军纷纷溃散或投降,拉合尔城这座莫卧儿王朝的首都,也插上了大清的龙旗。
莫卧儿帝国的残军在阿米尔汗的带领下,很快向康熙帝臣服,康熙帝大度的将莫卧儿帝国残留的部分土地分封给阿米尔汗。
就此,康熙帝终于打下了一块富饶的大清立足之地。
康熙帝大体保证了本地印度教教徒的土地利益,所以遭遇的反抗微不足道。
在康熙帝的开明制度下,整个印度次大陆北部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平复,原本反抗奥朗则布的印度教徒纷纷涌入印八旗,锡克教教徒则被绿营笼络,或者参加科举成为文官和地方官。
不过这次打下来的印度大清和原本在汉地的大清不一样,建立流官统治的地盘并不大,大部分地区都在锡克教教徒和印度教教徒的控制下。
印八旗的高种姓利益得到保障后,对康熙帝这种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对印度高种姓而言,贱民有的是。
在拉合尔周边地区,一路延伸到喀布尔地区则安置了汉八旗和蒙八旗的田庄。
至此,大清帝国麾下的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回八旗、印八旗、锡克绿营六大军事组织的基础奠定下来。
喀布尔被康熙帝设立为北都,拉合尔被康熙帝设立为南都。
即便是第叁等的吠舍被大清的八旗大爷抓为包衣奴才,印度教的高种姓旗人也认了。
初来乍到的满八旗、汉八旗、蒙八旗、回八旗开始跑马圈地,四处抓捕印度教的贱民乃至达利特充当种地的包衣奴才。
庞大的印度足够康熙帝尽情挥霍用来拉拢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