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凡是中央王朝,只要安定下来,他们必须要对西域发起进攻。
但这次,哈刚并没有这样做。距离哈密城没有多远,万一把这些人逼得太急,这些人狗急跳墙,直接禀报哈密城,那可就不好了。
哈密城中有不少懂得汉语的人,毕竟,当年在哈密城当中也有很多的汉人居住。
现在大雪不断,视野范围非常小,他根本看不清楚前方的哈密城。
部落当中,时不时还有牧民掉队。
在大漠戈壁上生活的这些部落,牧民大多配刀。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出发了。
可现在朱棣都已经强势的进驻了哈密,那不就已经说明,大明国内现在已经彻底的安定下来了,而大明的皇帝现在已经将目光放在了西边。
今天的风雪相对于昨天来说,稍微小一点。
穷苦且恶劣的环境,到救了他们霸道且狠烈的性格。
这是朱棣在进入哈密城之后,花大价钱在哈密城当中招募过来的。
有些焦急的哈刚还以为他们走错了道路,于是在晚上宿营之时,直接来到了首领所在的帐篷。
首领对这一带比较熟悉,当焦急的哈刚走进来之后,他便将这里的情况解释了一遍。
他早已经下定了决心,等到自己离开时,就将这个部落首领杀掉,把蓝宝石拿回来。
坐在战马上的他,目光看向哈密城方向。
部落距离哈密城越来越近,在距离哈密新城两里左右时,他们遇到了一支巡逻的明军。
探马的统领叫哈刚,三十多岁,身经百战,思维活泛,懂得一点点汉话。
在出来的时候,他携带了大量的金银。这些都是帖木儿给他的活动资金。
短短的十里路,在暴风雪之下走了整整一天,还没有到达。
天空也不像昨天那样,看上去雾蒙蒙的,开阔了很多。
他看着出现在眼前的那伙明军,不由自主地将手放在了腰间的腰刀上。
可这个时代,朱棣直接领兵进驻,以强硬的手段将哈密弄走,这种强硬的做法,让帖木儿非常难受。
不管现在大明的想法是什么,总不能把主动权交在别人的手中。
虽然看上去非常强大,但他自己心里也明白,想要和大明碰撞,最起码要好好的经营几年。
帖木儿对大明了解的不多,因为并不直接和大明接壤,所以更多的是从亦力把里这里的那些部落口中听说。
他显然是太过紧张了,下意识的做出这样举动。
但是这些部落知道的也非常有限,这些部落并不清楚朱元璋对西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看法。
如果没有那股子狠劲,一般人很难在这大戈壁滩上生活下来。
如果是之前大明的那种做法,帖木儿会认为大明现在国内也没有彻底稳定。
不知道为何,今年的雪不仅来的早,还来得如此猛烈。
这些掉队的牧民,影响了部落前进速度。
行走在如此冰天雪地之中,乃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如果不是这个首领万分肯定的向他保证,他还真的想将这个首领砍死。
大西北缺水,有时候,这些部落会为了一个水源争执不休。
有先例在前,帖木儿不得不往这方面考虑。
大漠戈壁之上,往年的时候几乎不会下几场雪。
威逼不行,那就用利诱。
他用一颗鸽子蛋,那么大的蓝宝石收买了这个部落的首领。
他派出去的这支探马,是他的嫡系人员,这么多年跟着他一直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
于是帖木儿为了以后打算,派出了一支探马,前来哈密查探敌情。
哈刚皱着眉头,搓了搓自己有些发僵的脸,控制着战马接着往前。
哈刚摇身一变,成了这个部落当中的牧民。
哈刚会情愿的将这个蓝宝石给出去吗?答案是否定的。
帖木儿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随和的大明,因为他的帝国现在还处于扩张期,并没有持续稳定下来。
正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收了哈刚那么大的一颗蓝宝石,这个部落的首领当然对他毕恭毕敬。
巡逻的这伙明军当中有一个翻译,懂得这些部落的语言和汉语。
像这样的翻译,遍布整个军队。
他们不明白朱元璋对西域的政策到底是攻还是拉拢。
这个部落,是哈刚前不久遇到的。如果放在以前,按照他的脾气,肯定会直接将这个部落所有的人全部杀光,或者用部落当中牧民的性命,来威胁首领。
这伙巡逻的明军没有发现他的那些小动作,最近这么长的时间以来,几乎每天都有周围的那些部落前来投靠。
汉唐之时,那两个强大的帝国都将触手伸到了西域,甚至还掌握了一大片地方。
哈刚带着手下,走在首领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