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更好,这样他们的利益就可以拿回来了。
魏王圉并不傻,也瞧出了不对劲,但面对让魏国甚至天下都“只知魏国有魏无忌而不知魏王”的魏无忌,压力真是的山大。
于是,没过两天,魏王圉就找了一个借口把魏无忌在朝堂的实职给了其他人,而且连增加封邑,赏赐财帛,赐予虚衔等表面功夫都不做了。
然而流言的可怕之处在于流言一旦产生,不管你做正面还是反面应对,推动流言的势力都有策略让你有苦说不出。
内侍收了秦国的贿赂,吐出的话虽然隐晦,但却是暗示魏圉为了自身和子孙的王位,要把魏无忌的官职给削了。
这一记重击,直接把魏无忌心中最后的一丝微弱希望都给干没了,彻底心灰意冷,彻底沉迷于声色犬马,美食赌博之中……
既然他威望本就比不过魏无忌,经历了此事威望再度下跌,那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威望比不过,权势还比不过吗?
看来“只知魏国有魏无忌而不知有魏王”的流言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
魏无忌死里逃生后马不停蹄的带着五国联军跟秦军大战,功成之后竟然什么都没有捞到,本来捞到的全部丢了,还被骂了一顿,要闭门思过。
魏王圉一直注意着国内的动静,收拾秦国贿赂的内侍更是添油加醋的把国内的舆情说了出来,搞得魏圉是越来越火大!
流言再怎么样厉害,最关键的还是要看魏王圉怎么想,否则都是无用功。
魏无忌一方面调动自身势力和人脉去清查流言,压制流言,一方面去见魏王圉自陈,分析流言背后的阴谋,表忠心,打感情牌等等,可以说使劲了浑身解数。
魏无忌的遭遇引得了魏国大部分人同情,消息传到韩赵燕齐楚也让无数人感慨不已,秦国也有不少人很感慨,但更多的人是高兴。
点脑子的人都知道有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秦国自然是第一怀疑对象。
彼之英雄,吾之仇寇,魏王做得好啊,六国多做这样的事情,秦国统一天下时才会更轻松。
这里面有罗网的影子,之所以不让内侍采用捧杀的方法,而是站在魏王那一边,是为了让那些内侍更得魏王圉信任,这对于秦国有好处。
实际上除了秦国在全力推波助澜,跟魏无忌不对付的势力也在顺水推舟的出力,没有一个人可以让所有人喜欢,魏无忌也不例外,在魏国就有不少魏无忌的政敌。
如果魏无忌不管,又可以解读为默认,不敢正面回应。
阉人嘛,欲望少了一大项,家国观念极其澹薄,文化水平也极其有限,有奶便是娘,收买起来比起大臣容易太多了。
让魏无忌和魏国内所有人都知道谁才是魏国真正的主事人,不管你再怎么功功勋卓着,威望再怎么高,在魏国他想要收拾谁,谁都反抗不了!
尽管没有下杀手,但魏王圉表明出来的态度依旧让魏无忌心寒无比,基本上心灰意冷,开始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魏王圉心有疑虑,拿不定主意,于是便开始在私底下请教身边的内侍和大臣。
魏无忌之所以还没有彻底心灰意冷,是抱着对下一代魏王的微弱期望。
这就是了!
反正怎么样都有话说,何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豁,整个朝堂基本上除了他的心腹朝臣,大部分朝臣都在为他这个弟弟说话,甚至个别心腹也在帮忙说话。
于是,魏王圉下诏到魏无忌的府邸狠狠申斥了魏无忌一顿,并勒令魏无忌闭关思过,没有他的诏令,不许离开府邸,更不许离开魏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收了贿赂的官员比起内侍的脑子好用不少,直接采取捧杀的方法,极力给魏无忌说好话。
魏王一看,浑身汗毛倒竖,嵴背发凉,彻底惊了!
无它,肉食者鄙,由于魏无忌的所作所为损伤到了他们的利益,为了自己的利益,权贵官员们才不管魏无忌下了台会如何……
面对如此危局,魏无忌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立即开始应对。
这种情况,就算是很多明君都很难忍住不动手,区别只在于处理到什么程度……
魏无忌知道只要他这个哥哥还在王位上,他就别想掌握实权,为国出力了。
尽管魏无忌知道这样是自欺欺人,但依旧自己骗自己,好歹在“无聊”的声色犬马中留有一丝微弱的希望。
再让他这个弟弟待在朝堂,发展下去,说不准哪一天眼一睁,他就成废王了。
魏无忌身边的人脉和对魏无忌有好感的权贵官员自然是为魏无忌说好话的。
处理流言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更劲爆的流言给覆盖了,不过魏无忌没有领悟到。
魏无忌处理流言的方法被解读为做贼心虚,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不心虚那么竭尽全力的打击干嘛?
动漫中在魏庸死后,魏无忌还支棱了一下,重掌握了魏武卒,尽管没有支棱多久,但也好歹重新奋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