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昊笑完,收起笑容后问道:“吏部难道不支持远征么?”
因为大周国内的共识到现阶段是收复旧地。如果只是收复旧地,怎么管理大可往后放。等收复完了再说。
鸿胪寺卿果断答道:“陛下,某种意义上,当下欧洲战争的决定权都在德国皇帝与俄国皇帝手上。他们若是决定要打,就会打起来。”
不过吏部管理的乃是更加国内的事务,所以吏部尚书很容易就把此事的商讨归于‘全听陛下安排’。这也算是某种规矩吧。管理国内官员的吏部若是跳出来对着对外战争指手画脚,大大发表一通看法,更会让人提出不同意见。
“陛下。刑部不管国外的事情,对此事没什么立场。若是陛下问臣对于陈中将的看法,臣以为陈中将这次发言顶多有些轻佻。若是请兵部尚书代为转奏,大概就没什么了。”
鸿胪寺卿答道:“陛下,英法首脑也有决定权,不过两国已经做出了决定。英国当然知道只要它对德国开战,大周就会对英国开战。而且这种开战与大周和德国的关系毫无关系。甚至不是德国,只要英国对法国开战,或者英国对俄国、美国开战。只要英国陷入与另外一个大国的战争,大周就会对英国开战。至于法国,让他们主动对德国开战,法国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是不会的。那么除了德国之外,
“然后呢?”李正昊来了兴趣。
想到这里,李正昊突然觉得刑部尚书挺有意思。如果这家伙所指的包含这个内容,那就证明刑部尚书的见识可不一般啊。
如果大周现在摆出一个要介入全面战争的姿态,或许反而刺激到了欧洲各国,使得欧洲各国不会大打出手呢?
毕竟欧洲这么久以来,好多次看着要打,最终还是没打起来。
“陛下。吏部并不懂战争,也没有吏部的评估。不过臣以为,以大周的准备,应该能赢。收复旧地后,吏部能撑得住。可英国真的会就此乖乖的在大周夺回马六甲后双手奉上孟加拉湾的旧地么?若是英国不肯,大周哪里有理由留印度给英国?那么管理印度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人口,吏部定然没有这么多人力。”
会议最后后,李正昊命令六部都要开始制定世界大战战略推演。从军事、政治、经济在内的全面内容制定出计划来。六部都要在各自领域制定计划,即便跨领域也可以。
李正昊觉得吏部尚书这样的态度也算是个态度。的确,现在大周还没有决定如何对付接下来的战争夺取的地盘。
吏部尚书答道:“陛下,臣没想过然后。这些都由陛下决定。”
而陈韶提出的这个战略展望,某种意义上是完全超出了收复旧地,而是对参战本身的战略研讨。
这种研讨在兵部里面并不少,但陈韶算是第一个提出全套战略的家伙。包含了政治和经济的内容。其他将官们大概也有自己的想法,却没人跳出来说这么多。
更重要的是,李正昊还没有能够确定是否参战。这才是所有问题。
李正昊决定之后找刑部尚书单独谈谈。就转向了吏部尚书。
当然,李正昊也知道,兵部现在这个反应,很大原因在于他们也不确定李正昊是不是真的要参战。李正昊自己的确也不太确定。
但是李正昊却要求吏部尚书说出自己的看法。这时候,吏部尚书才答道:“陛下。若是收复旧地,吏部还能派出些人手。可战争若是打的更大,吏部只怕没有那么多年轻力壮的人员。而且要前往那么远的地方,还要冒着各种气候、疫病,臣觉得非得进行一次大动员。”
当然了,李正昊也怀疑,因为牵扯太多,不少将官们其实不想触碰。
兵部尚书林凤山听到这话,当即答道:“这本就是兵部递交的报告书,难道兵部里面就非得只有一个声音?难道刑部里面对司法解释就没有不同看法?”
刑部尚书面对这样警惕的反驳,并没有任何的不快或者反过来针对,他答道:“陛下,臣以为,若是陛下真的有意参战,或许到了该讨论此事的时候。”
包括当下的局面,欧洲也是一样的局面。或许会有武装冲突,但是欧洲各国真的会进入全面战争么?
李正昊觉得刑部尚书不愧是检察官、法官这么一路上来的,前后逻辑就很对路。即便是批评和表态,也保持了逻辑自洽。
前面的那句,其实是在表明对兵部在未来战略方向上的一部分空缺。
哈哈。李正昊被逗乐了。大动员这话一般用在军队上,不过大周军队恰恰没有大动员的规矩。大动员出来千万军队,大周当下的组织力都承担不了。
李正昊有些不解,“为何英国与法国的首脑们没有决定权?”
会议结束后,李正昊叫来了鸿胪寺卿,询问鸿胪寺收集到的情报中,欧洲各国的大战略看法。
虽然从先帝李长远时代,就考虑过欧洲战争的可能。但是李长远的立场是不想介入欧洲战争,只想打中英战争。所以大周之后对于欧洲战争的可能性判断就比较不是特别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