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可有主意?”
这下众人可犯难了。
“此战全赖渤海王,诸位说说,我该如何报答呢?”
下面的话,董卓自己能想到。
可一朝怎么能有两个大司马呢?
“董公,借一步说话。”
“渤海王亦是冀州人,为冀州举贤,合情合理啊。”
最后的结果就是,啰啰嗦嗦半天,依然不知道该如何。
“如何倍而偿之?如今咱的并州牧,都已经给渤海王了!”
“数月之后,渤海王又举荐崔琰为河间国相,审配为安平郡太守,后荐常山太守沮授为河内太守,董昭为常山太守,董公,渤海王举荐之才,几乎已遍布冀州各郡国。”
……
心道:渤海王这手笔,果然神怀大器!
当了大将军之后,董卓自然人事不断,收到手软,每每有好东西,董卓都会记得分一些给渤海王。
今日这么好的机会,众人自然不会错过。
晋爵?人家早已封王了。
“自然记得,渤海王为国举贤,我助其一臂之力,岂不妙哉!”
“然此次陈留郡太守张邈,在徐荣兵临城下之际,选择投效渤海王,令人深思,再想到渤海王之举荐……”
贾诩神秘一笑,说出了一个名字。
“董公可还记得,渤海王曾向朝廷举荐郭缊为赵郡太守,傅燮为清河郡太守,田丰为中山郡太守。”
还有什么荣誉能超过冠军将军呢?
于是董卓与贾诩来到后堂,两人对席而坐,董卓虽位居高官,但丝毫不摆谱,可以说是十分礼贤下士。
溃袁绍数万大军,并且将濮阳送给了徐荣!”
一直不发声的贾诩突然道。
董卓认真听着,不时点头。
“那先生之意是……”
“冀州刺史贾琮。”
“董公,上回的赐婚都尚未完礼,如今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主播田景道。
果然,顺着贾诩的思路往下一想,若是有一种可能,凡渤海王举荐之才,皆投效渤海王的话,那冀州……
“恭喜董公!”众人齐声道贺。
众人顿时明白,如今徐荣怕已经是一颗钉子,牢牢的楔入兖州了吧!
贾诩顿了顿,再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渤海王馈赠一郡,主公可倍而偿之!”
一众人叽叽喳喳商量了一通,多数都是吹嘘夸赞渤海王的话,一众幕僚甚至都摸到了董卓的心思,在董公面前,夸渤海王好想比夸董公自己还能令他高兴。
董卓也有些吃惊了,不知为何,甚至隐隐有些头皮发麻,还有点兴奋。
董卓一喜,文和先生开口,显然是有主意了!
作为人情世故的践行者与受益者,送礼大人董卓深谙此道。
要不,三公之上,封个大司马?和刘虞一样。
算上河内和并州……
贾诩在适当的时候停住,没有说出可能有诽渤海王的话。
贾诩一笑,“董公,渤海王对董公有厚赐,助徐荣,败袁绍,令主公得兖州一郡,东郡之势,乃必争之地,犹为要害,渤海王能将之献于董公,可见其心!”
至于金石玉器,绫罗绸缎这些,董卓几乎是三天一小送,五天一大送,送货的马车怕都从雒阳连到太原了。
加官?人家已经官拜州牧了。
(PS:求推荐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