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令都察院加强监管,以免内阁和六部结党营私,欺上瞒下。
当然,若按品阶来算,似乎越没问题。
如今这帮大臣上奏疏皆早已按照新规,改为了从左向右书写的格式,也全都加上了标点符号,朱辰濠看起来倒是方便了不少。
想想这二人有此反应也很正常。
也就是说,在他们心中,朱辰濠是被排在了第一位。
当朱辰濠看见张璁和桂萼联名上的奏折时,首先就感到很有些意思。
这人毫无疑问是想进内阁的,历史上张璁也是为了入阁,才最终跟杨一清翻脸,并陷害对方的。
得罪了太监,就算你是一品大员,只怕也会很难过。
只不过跟老太监本人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朱辰濠的动作刘泉自然看在眼中。
奏疏中详细列举了把控翰林院,并对六部影响越来越大的弊端。
这位首辅大人就完全控制了翰林院,六部中的那些高官也有大部分是跟他沆瀣一气,为其马首是瞻的。
很显然,奏疏上的内容,不是跟他有关,就是与他们宦官这个群体相关。
而他的脸色,也随之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认为如今内阁权力过大,已超出了当初设立时的初衷。
因为从署名来看,这份奏折分明就是以张璁为主,桂萼为辅的。
既然一切都是皇帝所赐予,那当然就得处处为皇帝考虑,想皇帝之所想,行皇帝之所行。
这个张璁还真是处处为皇帝着想啊。
而且一般还握有地方一定的兵权。
然后立即拟旨,按照对方的提议去执行。
看了张璁和桂萼上的这第一道奏疏后,朱辰濠也有些感慨。
也算是皇帝
刘泉没有猜错,张璁和桂萼所上的这第二份奏折,就是跟太监有关的。
朱辰濠看到这个,还真是不得不佩服张璁和桂萼的胆量。
无论是张璁还是桂萼,都属于那种没有根基,全靠朱辰濠慧眼识珠,从最底层拔擢起来的。
在大明朝,太监的势力可不容小觑。
可这俩人现在就将矛头直接指向了那帮权势滔天的中贵人。
这样看起来,张、桂二人对皇帝无疑是非常忠诚的。
只从这一句话就能看出,张、桂二人所针对的,是以实施了数十年的镇守太监制度。
还有桂萼,如今已然是内阁辅臣了,竟然也赞同张璁的观点,认为应该让内阁和六部相互制衡。
朱辰濠扫了几眼后,眼睛便微微眯了起来。
“臣请除百数十年弊习,罢还镇守”。
虽说自己登基后极力改变这一点,可直到现在杨廷和在朝中的影响力任然十分巨大。
朱辰濠看了这份东西后,自是大为满意。
明白张璁的意图后,朱辰濠便笑着翻开了第一份奏疏。
看样子,朱辰濠是不想让老太监看到这份奏折上所写的内容。
正因为如此,他二人才会上这么一个限制内阁权力的奏疏。
于是在下达完旨意后,他便翻开了第二份奏折。
张璁上奏的第一条,居然就直指内阁。
而他一打开奏折,刚看了第一段,心中就不由得一阵惊讶。
显然,这份东西其实就是张璁在向朱辰濠展现其能力。
朱辰濠看后不禁点了点头。
可如今这俩人,一个是内阁辅臣,文渊阁大学士,而另一个只是刑部右侍郎。
既然这份东西以这样的署名方式送来上来,也就说明里面的内容,应该是张璁先提出来的了。
看过第一份奏疏后,朱辰濠对后面的那些期待值也跟着高了起来。
毕竟大学士本身的品级并不高。
可即使此人这么想入阁,首先想到的却也是要限制内阁过大的权力。
不过大学士一般又要加三公或者三孤,亦或太子三公、三孤,虽然不是什么实权官职,但就品阶而言,就不是其他那些官职所能比的了。
他此刻也只能希望奏疏上的内容,不要是什么太过严重的事情了。
镇守太监,那可是能与各布政使司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平起平坐的。
所以不管他们手中的权力有多大,所能依靠的都只有皇帝一人。
皇帝连自己都不让看,老太监心中难免会感到有些慌乱。
在各地那都是跺一跺脚,地都要抖上三抖的大人物。
他一下子就想到了正德朝的杨廷和。
随后,他便将原本敞开的奏折合上了一点儿,接着还瞟了眼一旁站立着的刘泉。
张璁针对这点提议首先要清理翰林院的积弊,不再对内阁唯命是从。
奏折一开头就是一句:
也只有这个原因,朱辰濠才会下意识地做出那样的动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