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很快被查清了。杨永明供认,在彩票销售中,他做了手脚,上台二次摸奖的彩民里,就有他的“托”。只有这个“托”,才能抽到宝马车。
现场的参与者在看到中大奖的人的同时,忽视成千上万的未中奖者,从而幻想自己也能成为上帝的宠儿。再者,现场摸奖大大缩短了买票和对奖之间的时间间隔,给人们重复买票提供了机会。
看到人都买,而且有人中奖,就会想着自己也能中奖,幻想那个幸运儿就是自己。因此,只要其他人继续其购买行为,很少有人真正能够冷静下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彩票主办方一辆崭新的宝马轿车摆在主席台上,吸引了无数老百姓前来购彩。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刮开后的图案如果与中奖图案一致,就可当场开走这辆宝马轿车。
刘亮也买了10块钱的彩票,其中一张出现了“草花K”的图案。这意味着刘亮有机会上台进行第二轮抽奖,如果运气好,就能开走那辆宝马车,还能得到12万元现金。
为什么群众中会出现狂热购买现象,这种狂热情绪是如何蔓延的?
特别是报纸上还会报道,什么一次庙会上,一个三岁的孩子幸运的抽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这样的传奇经过一次次夸大,无数人都渴望着通过抽奖一夜暴富。
在财富面前,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很多抽奖过后,留下的只是一地的废奖券,和许多杀红了眼的群众的空空如也的口袋。
可事件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一些所谓的中奖者,根本就是商家所雇的托,他们制造一直都有人获奖的假象,从而促进更多人狂热的购买。为了让更多的人相信,增加活动的真实性,商家甚至还会请一些名人到现场,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
由于刘亮没有随身携带身份证,所以他必须回家去取身份证,第二天再来领奖。
但是第二天,事情出现了反转。此次体彩发售的承包商杨永明拒绝承认刘亮中奖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让刘亮无法接受,于是做出了爬上高杆,扬言自杀的举动。
刘亮的头晕晕的,一时都找不到上主席台上阶梯。当工作人员拿出四个信封让他挑选时,刘亮挑了一个写着“9”号的信封。在新城区公证处人员的监督下,信封中被打开,里面赫然写着“宝马”两个字。
这种街头彩票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大奖的出现与否,何时出现,完全掌握在主办方手中。有些抽奖,假如参与抽奖的人多,销量理想,也许会放出大奖;如果销售不理想,也许大奖永远也摸不出来,即使摸出来,也是主办方的“自己人“。
很多赶会的农民都会狠狠心花上2元钱或者10元钱碰碰运气。抽到的大奖的欢天喜地,没抽到奖的垂头丧气。
这件事的影响很大,很多煤体进行调查。
那一晚,刘亮根本没有睡,他太兴奋了。一辆宝马车加12万现金,在当时是刘亮想也不敢想的一大笔巨款啊!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所做的行为,取决于他对自己预期获得收益的判断。从成本和收益的大小比较来看,因为中奖后的收益,与两元钱的成本比较起来确实相当诱人,所以这么多人这才趋之若鹜。
特等奖出来了!
抽奖点会打出“2元+运气=桑塔纳”的图画。
当然了,这样的抽奖其实就是一个骗局,2004年3月23日上午,17岁的刘亮来到西安市东安街的体彩销售现场,那里人头攒动,正在进行一场“即开式彩票”的抽奖活动。
对于购买彩票的个人来说,在购买的时候,他是处于一种集体行动中,无法像在独立行动时那样冷静地作出决定,他的行动会有出现某种突生的属性,就像两种化学元素一经接触就会产生新物质一样。
刘亮之所以能抽中,是因为杨永明拿错了信封,才让刘亮幸运地抽到了宝马车。
在法律健全的现代,这样的抽奖活动早就被禁止了,可是这里是大明呀,朱朗需要银钱,那么只好动一些歪脑筋,抽奖就是朱朗临时想起来的歪脑筋。
刘亮被工作人员戴上大红花,由一群女模特陪伴,在西安市“跨马游街”了三个小时,引得无数人驻足观看,为这场彩票销售做足了宣传。
事后,涉嫌诈骗体彩发行商杨永明及同伙孙承贵、岳斌、王长利、刘晓莉相继落网,这起轰动全国的“彩票造假案”真相大白。
其次,摸奖现场那种热烈的情绪是很容易相互感染的,这在心理学上叫“情感共振”。现场广播中不时传来来自什么地方的谁中了什么大奖,对中了特等奖的专门邀请到台上讲话。
,那就是抽奖活动。那时的抽奖如同现在买彩票,奖品琳琅满目,大到小汽车、大彩电,小到日用品。只需要花2元钱就有机会抽得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