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支文信笑道:“是,可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想必贺若将军也明白这个道理吧。大隋边境那么长,有几个边将能完全的遵守朝廷的法度,更别说还有大族的走私了。”
贺若怀心冷笑道:“乙支大人,你太小看辽东诸城的城主虐待战俘的能力了,在他们的残酷压迫下,这十万人现在还能剩多少人,剩下的人又有几成力气?这些账不用我现在给大人算出来吧。实话告诉乙支大人,这些人我赎回来,主要也是为了安定军心,毕竟辽东之地,就是我们隋国百姓,也是生惮之地。我将这私密之事告诉大人,便是我为了这次合作而变现的诚意。”
对贺若怀心而言,他拥有的许多乙支文信不知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是将来改变辽东格局的利器。
可隋高之战却不同,辽东地处前线,每次隋国大军东来,辽东首当其冲。每一次都是你死我亡的惨烈之战,他们必须提前准备,才有可能在新的一轮战耗中挺过来。
大战的几年间,耕地荒废,农时延误,才是最要命的问题。
在他看来,辽东现在已经失去了浑河以北的候城地区,隋军获得了稳定的渡河点,就算是在给一个河口,也改变了太多的东西。更何况辽水入海口还在建安城于与安市城的辐射之内,从两地发兵,一路坦途,骑兵不过两日的路程,就算给他几百里之地,修筑一座小城,又有什么关系。
贺若怀心摇摇头,道:“乙支大人,他们是他们,我是我。”
乙支文信看到贺若怀心这是铁了心要拒绝,冷笑一声道:“贺若将军,你我都是聪明人,明说吧,是不是我的条件将军不满意。”
乙支文信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儿,道:“贺若将军应该知道,我军俘虏的战俘早已经分配给了五部,在辽东者虽然居多,但也不过十万人,将军可要知道,这十万人一旦回到隋国,岂不是平添十万甲兵,我这样做,岂不是太傻了嘛!!”
王都还好急切的与贺若怀心讲和的一个重要原因。
乙支文信听到贺若怀心的话里有松动的意思,笑道:“好,将军也很爽快,那请将军明言,要如何你才会卖我们粮食?”
两人的斗法还在继续。
贺若怀心笑道:“这个恐怕不行啊,这可是违反国法之事,本将坐上这个郡守的位置才几天,可不想这么快就滚蛋。”
高句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强国,能够击退两次隋军倾国之力而出的国战,足见其军力之强。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大战都让高句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说是惨胜也不为过。
这也是他如此话,也多亏了这几十年,高句丽王廷对高句丽与隋国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隋国灭陈开始,恐惧的高句丽婴阳王就开始进行疯狂的积谷备战工作,一方面不断加强辽东地区的防务,修筑辽东长城,强化山城体系。另一方面,在辽东、平壤王都两个农业核心区大力囤积粮草,这也是他们能两次击败隋军的经济支撑。
只不过他的预判被贺若怀心预判。
只是,就算有十几年的积累,战争一旦打起来,对粮食诸物的消耗也是空前的。
虽然尚未到缺粮的地步,可是隋国朝廷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平定了声势浩大的杨玄感叛乱,这让乙支文信对隋国的担忧大为增加,他预判到以隋炀帝的性子,极有可能再一次发动征辽之战。
除了大量士兵、百姓战死之外,对粮食的消耗更是惊人。
庐室里陷入了一阵沉默,忽然贺若怀心大笑起来,道:“乙支大人真是个爽快人,那我也就不能卖关子了,这么说吧,粮食在我这里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你的条件还满足不了我的胃口。”
说实一些,尤其是两次作为主战场的辽东诸城,实际上损失更大。
“贺若将军,老夫的意思很简单,老夫需要粮食,许多的粮食,我们之间可以进行贸易,甚至老夫可以用辽东价值千金的山货来换,如何?”乙支文信知道,在精明的贺若怀心面前,无须太多的隐瞒,双方既然要谈,那不如将一切都摆在桌面上。
反正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就看谁的手段凌厉了。
乙支文信看到了贺若怀心经营辽东、燕郡的心思,他岂能不利用。
对于乙支家来说,虽然王室与渊盖家合谋削弱乙支家对乙支家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但不至于伤筋动骨,毕竟婴阳王还需要乙支家平衡与渊盖家的力量。
贺若怀心从来都不掩饰自己对隋军战俘的偏爱,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没有人会把这些战俘看的很重。毕竟,这么多张嘴,对于粮食的消耗也不是个小数目。再者,高句丽不缺人口,却唯独会缺粮。
贺若怀心道:“其实也简单,我之前也向乙支小姐提过。需要你们拿被俘虏的战俘来换,他们是我大隋的儿郎,不应该被遗弃,再者,我要开发燕郡和辽东郡,也需要人口,怎么样,我的条件不苛刻吧?”
说到底还是粮食的问题。
乙支文信和贺若怀心的眸子在空中交汇了许久,两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