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
道理再简单不过:按照汉室的政治体系,即汉室特有的‘两宫’制下,朝权,无非就是掌握在太后、皇帝二人手中。
“便是所习之墨言,臣,亦绝不教与二人·········”
“万望陛下,容臣一辩······”
满是萧瑟摇头叹息着,杨离终还是直起身,郑重其事的整了整衣冠;
“若三言之内,上林令不能消朕之怒,便自挂官印,告老返乡吧!
·
“上林令于鲁班之墨不喜,终还欲于朕当面,一展雄辩之能?!”
听着刘盈不带丝毫温度的清冷语调,杨离纵是心惊,也只得强自稳住心神。
目光坚定地道出这番话,便见杨离又刻意将头抬高了些,似是想让刘盈看清自己的目光中,除坦然之外再无他物。
!”
看出刘盈目光中的决绝,杨离也明白过来:自己,乃至整个墨家的未来,恐怕就要取决于自己接下来的三句辩解了。
“今,陛下得年十七而加冠亲政,又于上林兴鲁班苑,更严禁功侯贵戚插手其中。”
“怎么?”
看着吕平面上的苦涩,和木然,以及阳城延满是惊恐的面容,杨离苦笑着摇摇头。
!”
又深深看了看跪地不起的吕平,杨离便提起袍摆,朝着刘盈离去的方向快步跟了上去。
不得不说,杨离这一番言论,确实是说到了刘盈的痒痒处。
满是决绝的道出一语,刘盈便昂起头,横眉冷竖,望向杨离的目光中,更是丝毫不见往日的平和。
“禀陛下。”
“果然······”
“果然呐······”
“纵陛下仁孝,于太后恭敬如初,然朝野内外,欲间陛下于太后母子之情者,仍不知凡几。”
太后能
语调极其严肃的道出一语,杨离便又深吸一口气,解释道:“自太祖高皇帝驾崩,陛下年弱而亲政至今,凡言陛下欲于太后政权之蜚语,便久不绝于关中。”
“上林令还有何言?!”
“若臣辩,而陛下仍怒不止,臣便即罢官还乡,永不复入长安······”
但与此同时,杨离也清楚地知道:如果自己不追上去,那这气话,就会被冠上‘君无戏言’的标签······
上一世,刘盈便因同母亲吕雉争夺,或者说‘不自量力的争取不配得到的权力’,而浪费了整个人生。
也确实不出杨离所料,听闻自己这第一辩,刘盈面上那抹骇人怒火,几乎是肉眼可见的消散了不少。
鲁班苑外,御辇旁。
想到这里,杨离只强自收拾好心情,郑重其事的挺直了腰,大脑飞速流转起来。
——杨离知道,刘盈方才所说,都是气话;
至于究竟由谁更直接的掌控,则以谁更有能力、能更好的稳定朝堂为主要参考。
“臣往长乐,恳请太后以吕氏为鲁班林,其一者,乃遵汉孝道之故。”
片刻之后,杨离的第一句解释,便在鲁班苑大门之外响起。
说白了,有两宫制作为双重保险的汉室,根本没那么需要太后、皇帝同时很能干,二者只要有一个能镇住朝堂,就足够了。
“三言!”
“故臣请太后,以吕氏为鲁班苑令;如此,待日后,有求而不得之元勋功侯,于太后耳侧谗言蛊惑之时,得此‘鲁班令’供太后策问,便可使太后明知真由······”
对于墨家,尤其是工程师方向的秦墨鲁班一脉,刘盈无疑是抱有极高的期待。
而在这一世,有了前世作为对比之后,刘盈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在前世,真正让刘盈和吕雉母子决裂的,根本不是吕雉的强势,亦或是刘盈的无能。
这不单单是‘少府能不能让权贵挖墙脚、掺沙子’的问题,还关乎到刘盈的帝王威仪。
被杨离这么看了好一会儿,刘盈怒火虽未有丝毫消散,也终是不由心下一软。
杨离凄然一语,却只惹得刘盈一阵冷笑连连。
“臣恐待时日久,功侯贵戚之中,或有不忠、不孝之奸佞之徒,于太后身侧谗言蛊惑,以间天家母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杨离,就能毫无顾忌的践踏刘盈的底线!
满是讥讽的一语,只让杨离面上凄然更甚,满是复杂的抬起头,望向刘盈那盛怒未消的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