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路收拢南京道、中京道的百姓物资,耶律洪基就是为这一天做准备的。
……
这一战很关键,偏偏耶律洪基很懂得大宋朝廷的弱点…~
难道是靠近了向城里发射火药弹吗?
一开始的打是打,跟后面接受强者一方的统治不冲突。
不仅仅因为如今北辽的朝廷在大定,更是这一战将决定整个北辽各方势力的去向…~
萧垯不也不是唯一成建制的大军,南京道之战逃出来很多,都在整军。
至于百姓,有口吃的,人肉盾牌便不得不做下去。大宋就不会攻城,他就能将战争拖下去,就能重新赢得大辽各方势力的支援……
若不是赵曦想消灭北辽的有生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北方边境安靖,大宋早就可以灭掉北辽了。
现在的北辽境内,确实存在零零散散的,或者成建制成规模的势力。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只要他在大定对大宋有效抵抗,把宋国牵制在这里,耶律洪基相信,在大定会形成大辽包围大宋的形势。
一个王朝的灭亡,不是消灭整个王朝的活人,而是代表王朝的朝廷灭亡。
也是因为他提前撤退,导致大辽的各方势力短期内对他有了怨言,但他相信,大辽的终归是大辽的,还是会以他为尊。
甚至为此,耶律洪基放下姿态,向所有势力都传递了书信。
城墙上的肉盾百姓,更加紧张了。刚刚够活着的口粮,却要承担抵抗宋国火炮的职能……怕呀!是真怕!
可是,第二天,宋国却停止了发射火药弹,而是将那些箭矢射不穿的战车向前推进了五十步…~已经接近护城河了。
到时候谁胜谁负还说不定。
耶律洪基扛住了,那些摇摆的势力不介意在大宋背后戳冷锤,分一杯羹。
不是说军备领先就可以打胜战役的,士气才是最重要的。当大辽包围的了宋国大军,宋国一样会溃败。
物资尽数统管,优先军卒,大定可不是宋国围困就能打下来的。
然而,当所有火药弹落下后,居然没有一颗在城墙上炸开,都打在了城墙下,或者城墙的墙面外。
地形是一方面,大宋骑兵的数量又是一方面,再加上北辽对河北道的地形熟悉要强于大宋军伍,那种象征性的围剿,做不到全歼。
让整个火头军在统一时间开灶做饭,就在大定府城墙上那些饿着肚皮当肉盾的北辽百姓眼跟前。
西夏灭掉后,那些党项贵族怎样,北辽的贵族也是有关注的。
别说是朝廷臣工,就是赵曦也做不出对百姓开炮的命令来。他最懂得民心向背的作用。
为此,赵曦专门让四皇子这边从南洋一带运送过来大量的,香味特别明显的稻米。
当然,肯定是大辽赢下来好,可在生存面前,他们不介意依附宋国朝廷。
就是这么个现实,北辽的有些势力,没有为北辽朝廷献出生命的觉悟。
不用管风向,因为整个大定府是被团团围着的,任何一种风向,都可以让宋国大军的饭菜香味飘进大定府内……
结果,宋国大军没有再一次进攻。
他们都在观望,情感上是倾向于北辽的,可最终若大宋灭掉了北辽,他们也不是不能接受受大宋统治。
所以,在河北道的大战中,朝廷也没有制定歼灭多大比例北辽骑兵的作战任务。
耶律洪基的考虑也不能说不对,事实上,河北道围剿战,也确实有十几万逃掉的北辽军卒。
然后,围绕着整个大定府城墙的宋军,统一世间开始开灶做饭了。
无非是自己这边能扛多久的问题。
各自的势力,无法称王称霸,时刻准备着依附强大的一方。
大定府的城墙都有点摇摇欲坠了,似乎再这样来一次,整个大定府的城墙就会倒塌,将那些在城墙上做肉盾的百姓掩埋…~
只要是他能在大定城牵制住宋国的围攻,那些观望的势力,必将会再次聚拢。
同时,还有所有市面上能见到的香料,特别是那种加热后更加浓郁的调料。
所以,大定府的这一场战,就成了宋辽大战的焦点,也是决定北辽是否灭亡的关键一战。
这…~宋国大军居然将军营的火头军全部提前了,一律安排在大军的最前线,就在距离大定城墙最近的战车后面。
不仅仅要让他们看得见,还要让他们闻得着…~
在那一刻,耶律洪基都以为就要彻底完了……
宋国大军确实攻城了,遮天蔽日的火药弹发射出来,那场面让人胆战,现在大定城墙上的百姓,别说是抵抗,连腿都在哆嗦。
本来北辽朝廷最早也是这样依附而成立的……
耶律洪基扛不住,他们只有依附宋国这一条路。
兵源可用了,而是他提前离开战场,最后在南京道溃败的那些大辽骑兵都分散逃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