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
就算真钱和假钱有不同,可那声音也差不太多吧?
而且防伪手段也实在太低了,所以才导致私铸泛滥,屡禁不止。
说着拿起那枚假币,凑到嘴唇旁边猛吹了一下,却是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看着众人,朱允熥颇为满意的说道:“诸位爱卿,王忠在负责铸币的时候,就曾经发现,一旦银币里面的含银量缺少,尽管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
王忠继续说道:“其实比较辨别银币的真伪,有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其原因就是因为铸造出来的钱,有时候看起来真的差不多!
迫于朱元璋的威严,朝臣们也不敢在这件事上过多进谏,可谁都知道白银禁不了。
众人对于他的做法,不由得眉头微皱。
货币防伪,是历朝历代都头疼的问题。
这不是哗众取宠是什么?
这样低的收益,还要担上抄家灭族的风险,实在得不偿失,所以对于防止有人私铸,也是有益处的……”
纷纷拿着真币和假币来回对吹,在他们手中真银币确实嗡嗡作响,而那些假币却默不作声。
洪武到建文时期,宝钞已经显示了迅速衰落态势,白银货币化趋势已经出现,不过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民间进行。
因为朱元璋把白银搁置一旁,禁止使用实在是一步臭棋!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茹部堂您别急啊……”
不顺应时代的,终究会被淘汰。
如果真比一吹就响,那谁还能仿造?!
属于民不举官不究。
只不过因为加入的铜和锡比较多,白银的分量就相对少了一些,所以比真银币中了四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实白银货币化,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始了。
“是!奴婢遵命!”
“王忠,这银币是你负责铸造的,你给诸位朝臣说了说,如何辨别真假。”
几分之差,这样的差距确实不够明显。
对于众人异样的眼光王忠并没有理会,而是再拿出一枚真币道:“各位大人,这没乃是真币……”
关键是百姓能分辨得出来吗?
到了正统至成化时期,宝钞逐渐绝迹于民间土地大宗交易,发展至成化年间,白银成为清一色土地大宗交易的货币。
又凑到嘴边猛然一吹,银币顿时发出宫中作响的声音!
可是不但重量上会增加,而且也不会发出嗡嗡作响的声音,大明银币,当以此为定例,永不改变!”
“臣等恭贺陛下!”
朝臣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历朝历代都有私铸之风,既然难以打击,也难以禁绝。
良币会驱逐劣币,有时候劣币也会驱逐良币啊,这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事……
也就是说,要是有人想要铸造假币,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他们只能够得到四分白银的利益,这中间还要除去损耗和浪费的人力、物力,得到的就更少了。
茹瑺接过来,拿在自己的手里面掂了掂,在拿着真币抖了抖手,眉头微皱道:“分量是有不同,不过中间只不过差了四分而已,连一厘都不到,普通百姓恐怕很难分辨出来……”
辨别钱的方法难道是吹吗?
从永乐到宣德时期,宝钞经历了一个再发展又转向衰落的过程,白银的使用更加扩大。
要想不让这样的
“诸位大人,这就是辨别严重真伪的办法!能否发出清晰响声的就是真币!各位大人可以试试……”
所以他转向朝臣们,从怀里面掏出一枚银币,对众人说道:“诸位大人,我手里拿的这一枚银币是假的,大小和诸位大人手中的真银币大小相同,
不可靠啊……
铁铉惊喜的说道,“陛下,有此良币,大明从此必然再无私铸之币,所有钱币尽归朝廷所有,实在是一件前所未有之事,臣恭贺陛下!”
王忠觉得自己今天的腰杆特别硬,能够在朝臣面前说话,而且还说的理直气壮,这机会可不多得啊!
毕竟私铸银币所谓的就是求财而已,如果如果除去损耗,除去人工成本,赚的钱还没有走挣到多,谁还愿意铤而走险?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顿时来了兴致。
王忠心有成竹地笑道:“因为要做的和真币一模一样,起码在外观上是这样,所以即便是掺入过多的铜和白金,最多也只能省下来四分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