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加起来一片肉放在他的碗里,问道:“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取了“宣武”这个年号。”
朱允熥上前扶着朱元璋坐到饭桌前的椅子上,看了一眼饭菜道:“皇爷爷平常没这么多菜吧,怎么今日这么奢侈,这可不像您的风格呀。”
朱元璋见他来了,便笑着问道:“怎么不在前朝同百官宴饮,来咱这个糟老头子这里做什么。”
“是,奴婢遵命。”
登基大典举行完毕,宫里举行宴请百官的宴席。
“暹罗国使臣觐见,恭贺大明皇帝万寿无疆!”
不过这中间隔的也没有几天了。
最后自己亲自拍板定案,定下了“宣武”二字作为年号。
朱棣遵照着礼仪官的引导行礼叩拜,始终没有抬头看看。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对一旁的尚膳监太监而聂道:“皇帝饿了,你们还不赶快上饭,要是登基的第一天就饿坏了大明的皇帝,非闹出笑话不可!”
年号,关系重大!
“还不是你来了,他们为了讨好你这位新君,能不在饭菜上多下些功夫吗。”
“占城国使臣觐见,恭贺大明皇帝……”
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那么奇妙,当两个人的“磁场”相排斥的时候,可能表面上相亲相爱,可心里谁都知道中间的隔阂。
“苏门答腊使臣觐见……”
法,谁让朱元璋没有选择自己呢。
此后就形成了制度,历代帝王在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的时候,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朱元璋道:“没有什么不妥的,只不过咱的年号是洪武,已经被人说是张扬武力,以武为尊了,你再弄个什么“宣武”的年号,他们就更有可说道的了。”
这种隔阂是无形当中的,根本就难以说起。
而另外有些人,身上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你却能你一见如故。
宫女捧着饭菜鱼贯而入,不一会儿就把一张桌子摆的满满当当。
“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
二人一边吃着,一边叙话,气氛很是融洽。
在藩王行礼的时候,朱允熥戴的眼睛从他们脸上扫过,想要看看谁不服气,谁不识大体,可注定要让他失望了,无论心里是怎么想的,可面子功夫藩王们都做得极好。
苏林曰:宣室,未央前正室也。天子宣室。盖礼家相传古语,引伸为布也,明也,徧也,通也,缓也,散也。
在大殿之上他们都是一脸庄重,没有表现出来任何异样,心里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的结果,虽然无奈,可也只能调整心态接受。
所以有时候,各中滋味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朱元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礼部和鸿胪寺,以及朝中的几位重臣所拟定的年号当中根本没有宣武二字。
是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可用于表示年份。
行礼完毕,便和诸位翻王义同退到一旁,垂手恭立,始终没有朝着龙椅看上一眼。
说给的参考年号一般都比较平和,如“文”、“德”“成”等,可朱允熥看了之后,都觉得不妥,愣是一个也没有看上!
“要按皇爷这么说,那真得打他们板子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皇爷爷为尊,讨好新君有什么用,能伺候好皇爷爷那才是第一等的大事!”
不过朱允熥却没有参加,而是来到后宫朱元璋处。
《贾谊传》:孝文受釐坐宣室。
朱允熥在洪武二十八年冬至日登基,可要改元,还要等到明年。
朱棣此时正在低头行礼,可他身上顿觉一股凉气袭来,凭着敏锐的知觉,他知道龙椅上坐着的那一位现在肯定观察着自己!
朱允熥嘴里吃着饭问道:“皇爷爷觉得有什么不妥吗?”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大多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也用这个年号来称呼皇帝,例如洪武帝、洪熙帝。
朱允熥也收回了目光,心情畅快的享受着自己的登基大典。
“就你会拍马屁!快吃吧!”
朱允熥此时已经退下冕服,身上穿着一身崭新的朝服,闻言笑道:“孙儿不在,百官们才能放开了吃喝,否则不知道有多么拘谨呢,皇爷爷您吃了没有?孙儿陪你一同用饭。”
就像是你见到一个人,两个人没有什么交集,甚至连话都没有说,尽管他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可惜你就是觉得厌烦。
“倭奴国使臣觐见,恭贺大明皇帝……”
“高丽国使臣觐见,恭贺大明皇帝万福金安!”
朱允熥最后把目光定格在燕王朱棣的身上,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