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颤巍巍地提起笔,顺了顺纸张,沾墨,落笔——
他还能清楚地记得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以及尾语的样板是什么内容。
四周的同考皆提笔,纷纷作答,洋洋洒洒,好不畅快。
宋书生无数个夜晚都这样想过。他想通过文举考试,但他觉得那种背样板的方式不是在读书,只是像木头一样记句子。
他推开窗,夜风吹进来。
……
写下“解古今语”的那一刻,他如同失去了所有的兴趣,手中笔不肯再下半分……
合上《清风》,他望着窗外的黑夜,想起自己同村一个同样考过试的人。一个被叠云国文举制式规章禁锢得像是发了疯一样的人。他曾亲眼见到那个人蓬头垢面如同疯魔一般在村口背诵“制式答题样板”的样子。那个人最喜欢念叨的一句话是“只要把样板背下来,往里面填字就行……只要把样板背下来……”。
“我就要去考试了,考过的话,算是读好了书吗?”他自问一般,又似在问这本《清风》。
他无法容忍自己这样作答。这一定是辜负了自己读的圣贤书,一定是辜负了胡兰姐姐的期待,一定是辜负了先生留给自己的《清风》。
他反而越发躁动了。
取题:尚书读因守方考。
他看向面前的《清风》。
很简单。但他做不到。
雨停了。周围变得更加安静。
到底要不要用样板?
这不是在读书,这绝对不是在读书。
笔墨砚台都在旁边准备好了,只待他提笔作答。
宋书生收拾好东西,下楼吃了点热食,喝点热水便去了街上准备些下一趟路上会用到的东西。离了这里,下个好的落脚地就很远了。
……
他只需要在样板之间填一些字就够了。
掌柜了。”
书没有给他回应。
所以,他想在考卷上写下自己学到的知识,而不是别人的样板。
睡觉前,他挑灯坐在书桌上,又一次拿出那本《清风》。
眼见着离考试不久了,如果现在马上背样板,还来得及。他得尽快做决定。
掌柜摇摇头。他心里念道,自己虽然没啥学问,但还是尊敬学问人的。
他喃喃,“清风真的知道我在想什么吗?知道的话,能告诉我答案吗?”
那样的想法影响着他。他在心里认同,也觉得读书人不当只是为了考试而读。
读了那么久书的他,第一次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在读书,只是在认字。
安静独处之间。他的情绪逐渐变得有些敏感起来。
书里有一句话——
他迟迟没有提笔。
晚上,在客栈小二的指引下,洗去一身泥污,落个舒适畅快。
“清风知意,意在清风”。
该怎么办?
如果自己这次使用了样板,那么一定会有下一次吧。他想着。这是一种对“约定俗成”的服从,是将读书变作应试的软弱行为。他无法想象,自己或许有一天会变成同村那个疯书生的样子,读了一辈子书,只念着个样板样板。
他闭上眼,感受着五月的清风。
这个人给他印象很深,让他不得不去怀疑读那么多书是为了能够给样板填字。
他觉得很奇怪,很奇怪。
这是一份样板。他只需要在后面引用一句“三四五六七八”里的名言,再把这句名言作个解,就能完成第一部分。
之前去到明安城听课,课上的夫子也说,就照着样板作答,选词尽选三雅四骚五经六义七论八说的重点句子。课堂里的每个学生都照着夫子说的那样做,背一套样板,便只管把三四五六七八的重点句子背得滚瓜烂熟。
看着眼前这白中泛黄的空白纸张,宋书生有些出神。
文举考试,真的是这么考的吗?
但他不喜欢背样板。他始终记在心里,九年前,那个叫胡兰的姐姐说,她读书不是为了某件特定的事,只是将其当作生命的一部分,像吃饭、睡觉那样。
“终究,还是背下了那片样板……”
“解古今语……”
他稍稍
他所认识的同行读书的人都劝他说不要自己瞎来,老老实实背一套前辈们总结的样板,要是选词好,第一趟考还是能过的,自己瞎来肯定是过不了的。
这本书被翻过无数次了,显得很旧,好在他很爱惜,并不破烂。
但,不用样板真的过不了考试吗?
他自然是不服气的,可是如果真的过不了,自己该怎么办?他想着娘亲的期待,想着爹那欲言又止的样子。如果自己因为没有用样板而在第一堂考试就落榜了……他能接受自己学问不够而落榜的结果,不能接受没有用样板所以落榜。
作答:
要是真的在考场上,自己怎么答题呢?自己要不要也去背一套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