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人还没有进城,城门外就有好些人等待。
不知从何时起,可能是干什么都能闹出大响动?卖个破物件,皇上微服出宫去亲眼瞧瞧。皇上打个猎,给当时的宋知府送块肉。连升迁,都能影响到多位官员被撸掉。
给李知府熨帖的不行,说到他心坎上了。
还不到半年。
也可能是宋福生,这一步升迁得到真正的实权。
户部在宋福生眼里,就相当于妇女们埋怨家里丈夫孩子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这家里家外,全指着我一个人啊。
李知府要对宋福生礼让。这回,李知府没升。
”
她娘家爹官位再大,妹妹的公爹官再大,和陆家和陆畔甭管交情有多深厚,也不如宋福生这位现管的说的算。
王妃的爹,只这个人,就能引起各府高度重视。
倒借着亲属关系,说出去好听,主动打发身边好些得力的管事婆子去往宋家新宅,帮着忙活忙活。
宋福生一想就头疼,那地方最忙,也最容易吃力不讨好。
宋家人进京,引各府关注。
这不嘛,陆畔的大姨这回可不是看妹妹陆夫人的面子才出面帮着张罗。
恩,真是这样。
哥俩好的聊:他能升,成在黄龙。
这种心态,真是随事情不知不觉间转变。
后头被磨叽的实在烦了,也知道顺子是自己人,不会对人瞎说,就用一句话秒杀了顺子:“那个小,这套大。”
非常低调的表态,黄龙一穷二白,咋干都会好。像奉天已经发展不错,这相当于老皇都啊,再拔高可不就有难度。
如若宋福生不承认这点,他真就是这么想的,掺点不服,有点嫉妒。可这话,宋福生亲口说出来,李知府反过来却摇头道:“真是那样吗?兄弟,一定不是。有机会,我要去黄龙看看。不能再坐井观天了。你还是做的好,为兄佩服。”
当然了,京城国公府这面,更会派人前往迎接宋家人。
另外,李知府给宋福生一个消息,你知道吗?你那考核政绩一到京,皇上大怒降职好几位。因为有的作假,比照你那里还亮眼,皇上说,这样的连复查都无需复查,不可能。
毕竟就像他说的,黄龙之于他,是他的起点,永远不一样。是掏出所有心血的地方。可多舍不得又能如何,还能不升迁是咋。人往高处走嘛。
可见,只有像钱佩英这样的实在人仍心绪激荡,宋知府本人早就过了那个感动劲儿。
不止是因为宋家出了位异姓王妃。
顺子被噎住。
宋福生疑惑:“我哭啥,我都高升了,我又不是被撸。恩,虽然不是自己想要的。”
县官不如现管。
第九百零三章 相逢是首歌(二更)
富贵能解释的早就解释完,什么皇上赐的,不住不好。什么还没过礼呢,就住进去不好。再者说,有能耐,你去和福生磨叽啊。
老夫人当时求近,只给宋家买了一套四品的宅子,皇上赐的却是三品的
“啊,我寻思能去吏部呢。哪怕不是侍郎,去司封部、考功部这都行,管人多好啊。像科举完,我给他们安排官职。管钱,琐碎。”
陆畔两个月前被皇上派了任务不在京,顺子带人一路护卫,一路和富贵磨叽,“为什么不住在过礼的那套宅子里。那套,离王府近,离国公府更近。”
皇上:不可能有比宋福生那里财政等各方面还好的,毕竟他都给代言了嘛。朕心里最有数了。
又在这些婆子出发前,特意叫到面前训话嘱咐。
这可是亲家到京,热烈欢迎。
“等等,先别说那些没用的了,户部右侍郎,你居然不满意?”
从此,不是没人会小看他了,已经谈不上那个,是许多人以后或许还会求到他,不给拨款,干什么也不成不是?户部三把手。
不在京是无法感知当时的人心惶惶,好些人要恨死宋福生了。
再次回到奉天,又不一样了。
七月上旬,宋福生携家人进京。
宋福生会做人,他俩又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了,好听话谁不会说,谁都没见的情况下,没空,只单独请李知府吃饭。
而她儿子现在全被评为上上的情况下,才只是一个正六品。
差些干到黄龙去接。
“宋家人和旁府不同。切记,你们只是去帮忙安置,即便看到有不妥的地方,那是他们家人的习惯,不代表人家不明白,你们不要自作聪明,指手画脚乱出主意。”
她儿子以后就是宋福生的下属。
也或许,没过,他在用不在意掩饰自己。
那些不熟悉的人先不提,只说陆畔的亲大姨、丁坚的母亲,也和五个月前会亲家时,心态不同。
以后数年,在宋福生、陆畔媳妇爹的手下,干好干坏、能不能升得快,全要看宋福生的心思,仰仗宋福生提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