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北方长城作为防线,虽然比较经济实惠,但却缺乏战略纵深。在建虏入寇之前,土木堡之变,俺答侵扰,都曾对京城构成过威胁。
明朝中后期,武将封爵的极少极少,死后追封的不算。
而且,明朝爵位与前朝最大的区别就是,封爵不再有具体的封地,只有爵位和禄米,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异姓公侯起兵谋乱的可能。
王承恩应承着,觉得这不算什么大事。经过此次跨海勤王,崇祯和很多大臣都认为以后可能还有借助东江军的可能。
正因为崇祯心存芥蒂,才没下旨宣郭大靖入京。同时,对于东江军,崇祯也有着防范之心。
曹化淳急送京师的不仅有捷报,还有他与郭大靖交谈的内容。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说是国门守天子,也不为过。其实,这也是定都北京的弊端之一。
而且,因为北京是大明都城,导致大量部队不得不向京城集结收缩,也削弱了边防的力量。
关宁军已经形同听宣不听调的军阀,东江军又能好到哪去?在以往,东江军的独立性可是要超过关宁军的。
只有不顾一切地前来勤王,才是忠心不二的表现。至于是否最有利,能不能取得胜利,都是次要的。
崇祯看过之后,觉得挺有道理,关键还是关宁军的表现令他大失所望。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很多支持者认为这是明王朝无愧于最后的脊梁,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口述完旨意,由宫人转交内阁副署,崇祯又坐回龙椅,喝着茶水,缓缓说道:“郭大靖所请,在秦皇岛和天津设专用码头,朕也准了。”
崇祯放下茶碗,舒服地靠进了龙椅,终于处理完了诸多事项,感到十分的轻松。
只不过,郭大靖所率的东江军浴血奋战,给崇祯和朝廷挽回了颜面,也挽回了颓废的民心士气,才让崇祯暂时压下了纠结。
山海关、宁远、锦州等地的驻军数量达到了十一万,如果撤防锦州的话,宁远留三万,山海关留四万,就能有四万兵力充实蓟镇。
王承恩张了张嘴,心中轻叹一声,还是没有出言劝谏。
而更重要的还是钱粮,能省则省。在这方面,崇祯是辎珠必较的。
世爵可由嫡长子、嫡长孙代代继承,而封流爵的功臣死后,不得世袭,子孙只能世袭高级武官。
武将们也想得清楚,哪怕因此而被敌人击败,也比皇帝秋后算账要好。
比如撤防锦州大凌河,只守宁远和山海关,省下的人马加强蓟镇防御,省下的钱粮向东江军倾斜一下。
京城有危,皇帝受惊,这是最大的事情。
从这方面来讲,崇祯对东江军的行动还是颇有微词,心中有些不痛快的。尽管毛文龙和郭大靖编出了理由,崇祯和诸臣也只是看破不说破而已。
明朝对于统一爵位,也有世爵和流爵之分,以军功大小而定。
“流民赴辽东,朕以为是善政,交由内阁商议,拟出章程,再由各地官员施行。另外,准东江镇制定惠民政策,以吸引百姓。”
此时,有宫人进到殿内,捧着臣子的奏疏和题本。
即便如此,崇祯还觉得已经是极大的施恩于臣。
崇祯随意地翻看了一下,便拿起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奏疏,阅看起来。
“朕是难得轻闲啊!”崇祯慨叹一声,伸手示意,把这些奏疏和题本呈上来。
经过建虏入寇,蓟镇的驻防兵力已是十分残破。再次征兵扩充的话,可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皇太极就是看到了这一点,率军绕道入关后,直取京城,导致各地驻防军以及各路勤王军只能尽快向京城靠拢,整体布防陷入了被动之中。
看着上面所计算出的数字,崇祯陷入沉思,好半晌才微微颌首。
这位皇爷的勤勉,已经成了习惯,起初他还委婉地劝上两句,反倒惹得崇祯不快。
蒙古诸部也不可不防,虎墩兔在宣大边外就不消停。当然,这和崇祯断了市赏有此关系。
而凭崇祯的吝啬劲儿,自然不会封世爵,毛文龙的平西侯就是一世而终。
建虏虽遭重创,但再次绕道入关的可能性,还是存在。
袁崇焕和关宁军的行为,给崇祯敲响了警钟。朝廷对外镇军队的约束力,经过此次大变,已经能看出薄弱的迹象。
要知道,尽管东江军的行动,从战略战术上讲是正确的,但天大地大,政治正确才是最重要的。
其它的还有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都被称为明朝刚硬不屈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