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俘虏中也难得见到武士和家臣的身影,那些人见到甲字营的兵卒直接杀降破城,以为这些大燕国人要屠城,所以选择了拼死反抗。
只是形势将他推到了主理大同分田论的位置上,东主的担心,周永林心底实际上是清楚的。
对于他这么一个当阳县乡下连秀才也考不上的老实读书人,亲自下令射杀二三百投降的倭人,实在是太过残酷了一点。
这些人或许没有太强的武力值,但是脑袋绝对好使。
如此重要的地方,必须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他赵亨义的声音!
“上刺刀,冲锋!”
跪在最前方的家督松浦万胜直接被打成了筛子,他身旁跪着的笔头家老还想站起身扑在自家主公身上,结果凌空被弹丸打飞。
周永林的选择,实际上是许多读书人都会做的事情,替自己尽忠的主上遮掩、替主上背黑锅担骂名,旁人提起,自然是要大加赞赏的。
当火铳的轰鸣声再次响起时,松浦家的人就都明白,对面竟然不愿纳降,要赶尽杀绝了!
望着抛弃了队列,吼叫着冲进平户城的甲字营兵卒的背影,周永林仿佛被人抽掉了脊梁一样,顿时委顿。
哪怕在海船停靠在平户港码头之前,周永林就被赵亨义的理论洗脑,明白松浦家作为平户城的领主,即便表现的再人畜无害,实际上人人手上都沾满了大燕国百姓的鲜血!
想要挟洋自重,倭国乃是重中之重,乃是海外基地,乃是根基!
赵亨义望着那个委顿的身影,心里多少有些欣慰,或者说对于要在倭国进行的试验多少有些放心。
同时,也算是替东主背锅,主动揽下了杀降的恶名。
可是这并不影响甲字营对平户城发起最后的冲锋,城门洞开,即便城里的人想要在此时关闭城门,也力有未逮。
大名,不需要的,幕府,也不需要的,甚至如今已经被人架空,充当吉祥物的天皇,都不怎么需要!
刺耳尖锐的哨声吹响,吹哨人强大的肺活量让这哨声绵长无比,仿佛不会停歇,又仿佛在催促着所有人奋勇杀敌。
一个三段击打完,平户城门前就满是往生极乐的家伙,血水顺着缓坡徐徐流下,在那些观战的家伙眼里,就成了阿鼻地狱一般的模样。
周永林双眼通红,形似癫狂,近乎是一边跳脚一边下令,甚至忘记了甲字营的汉子们,早在刚刚面对出城对攻的武士时,就已经把刺刀插在了火铳的前端。
甚至有人听到周永林那堪称凄厉的叫喊声,就从地上爬起身掉头就往城里跑。
这一次,周永林抢过指挥权,下令射击已经投降的松浦家众人,实际上就是在向东主证明,证明他周永林的心肠,也可以硬起来。
难得的,松浦家的血脉保留下来一个,是个五六岁的孩子,被一个年老的家臣一直抱在
二三百人中,职业武士占了一半,这一轮三段击,算是基本解除了松浦家超过三分之二的武装,毕竟此前王二虎齐射飞雷炮,平户城里的武士也死了不少。
片刻功夫,平户城内的喊杀声便停了下来,只有零星的火铳声偶尔传出来。
杀光或许不太现实,但赵亨义最终的目标可是彻底消灭这个阶层!
可是,这老实书生搞错了一件事,那就是赵亨义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在倭国要什么好名声!
周永林明白,这倭国人极为矛盾和扭曲,一边以大名为身份,形成了一个个自行其是的独立领主,一边还要将义理挂在嘴边,极其在乎所谓的名声。
屠城是不可能屠城的,又不是真正的战时,放弃反抗的人或者妇孺,甲字营的人自然不会肆意杀戮。
所有的后果和影响,都是在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单一目的的行动,必然会造成资源层面的巨大浪费。
可人的两条腿跑的再快,也快不过火铳弹丸飞行的速度啊!
张灿从城门出来,在他的指挥下,一队队俘虏被甲字营押着,鱼贯而出。
周永林也明白他自己的缺陷,心慈手软、优柔寡断、不够果决……这是他这种人身上的通病,原本就怪不得他。
有琼州团练在,他赵亨义,需要这些所谓的大名们乖乖投降吗?
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周永林看不懂,但不妨碍他能够想到,一旦东主亲自下令杀降,那么必然要落下一个嗜杀的名头。
让周永林在这里推行大同分田论,可不仅仅只是在做实验啊!
到了赵亨义如今的地位,费了这么大力气推动如此重要的事情,目的绝对不会仅仅只有一两个。
毕竟在刚到三亚湾的时候,赵亨义就专门寻了懂得倭国话的通译,传授给几个得力的手下,其中就有周永林。
跪伏在平户城城门外的人,足有两三百,全都是松浦家有名有姓的家臣。
不需要!
今后再对付这些大名们,必然会导致人人拼死抵抗,绝对不会乖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