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已经有多畅销了,实际上肥皂流传的地方也就城南大相国寺这一片,否则王伦也不会想找李师师做代言;也不是用户有多普及,而是东京人都有尝鲜的爱好,并且肥皂确实是好,用过的人都爱不释手,回头客居多。
他要外出安仁村看建房进度时,两兄弟便及早收摊,免得被人堵个正着。
但是假以时日,总有一天会被全东京人认可。
讲真,肥皂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懂行的人看到全貌,想想也能想得通,或者试试总试得出来。
王伦现在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出名。
所以精明的商贩,特别是王伦最早接洽的五家日用品商铺的老板从开始的提前预定到后来的上门索货,到现在的堵门求货,三兄弟的人生经历了一次天翻地覆的改变。
再说甜水巷的家中,三兄弟现在连九娘在内一共四个人,能吃得了这么多的肥肉?
尽管杜迁、宋万兄弟加班加点干了,每天出产的肥皂已经达到两千块,仍然被察觉商机的商人们堵到门口。
那种明明有钱可以赚却不敢动手的心情,你懂的…
一直冒烟的烟囱、白花花的肥肉进去、不断产出来的是肥皂…要是想不到他们能制,真成了猪脑子了!
而王伦还多了一重担心。
以他们大老板的身份,需要吃肥肉?精肉吃着不香吗?
所以王伦明智地拒绝了两兄弟要加油干的冲动,而是把每日的销量限制在两千块。倒不是一定生产两千块,而是当他在家的时候,兄弟们就做得多些----有焦挺在,不怕人来砸场子;
一个肥皂生意都需要这样藏着掖着把每个可能进入的人都当贼一样防着,这日子没法过了!还怎么做大事?
这种情况下甜水巷真的是不安全了。
每天来往的人太多了,以至于他们购买材料时不可避免地进入有心人的视线。甜水巷的房子通共这么大,有些“眼尖”的商人在交易时也不可避免地看一楼的那间作坊。
每天开门最担心的是如何劝说门口等待的商业伙伴们,不少人都是争着把订金甚至是全额预支的方式来要货,很让他们有种收了钱却拿不出货的担心。在接下来的几天,两兄弟不用人说,便主动从每天的两锅增加到三锅。要不是王伦担心他们会累着,出产四锅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就这么发展下去,王伦有信心成为大宋朝东京都的一位很有成就的大官人,要名望有名望,要财力有财力,并且他的财富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递增,毕竟还有很多赚钱的项目没有施展。
然后慢慢地都知道了,“聚义商行”的老板是三兄弟组成,那位擅长做词的山水郎就是其中的大官人。
而他现在又出名的是来自甜水巷的肥皂。
况且现在产能翻倍,杜迁已经不可能自己再去买肉了,都是曹屠户安排人每天早晨用车送过来。
《丑奴儿》一出,东京便纷称,山水郎折了提举大晟府、清真居士周邦彦的面子,而且是当着李师师的面,便比此前的几首词更出名。
所以不少人在打听,从卖烧碱的刘二郎,到卖肥肉的曹屠户,甚至连送木炭的老孙头都被人问到了,有心人更是开始统计他们的用量,来揣测任何端倪。
现在觉得真有必要。
古有聚义厅,今有聚义行,渴望的是有众兄弟加盟共做大生意。
所以王伦当初的决定被兄弟们奉为超前眼光,他也被兄弟们奉为能做大事的人。因为交易量增大,为了方便商业宣传,他还把自家的生意起了个很响亮的名称:“聚义商行”。
最早的时候,杜迁只买纯粹的猪大油熬猪油,渐渐地产能上来后猪大油不敷使用,便用上了肥肉炼油。
和各位商贩的交易时间,都选择在黄昏后,因为那时候早就歇了摊,至少能够保证工作时的机密不被发现。
中秋三首词再出,他已经从原先擅做精品词的“山水郎”、“王青山”一跃而成能走量的多产才子。
首先,烟囱是瞒不过人的;其次,材料也是能找出端倪的:烧碱好一些,买一次能用好多天,而且并不显山显水。但是猪油就瞒不过人了,至少瞒不过经常供应猪油的曹屠户。
在他提出要在城外买地建作坊时,让小富即觉安的两兄弟在心理上还真没接受,特别是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时。好在他们都有认识:这份家业都是王伦搞出来的,作为兄弟,都是无条件地赞同。
东京人的生活还是很富足的,哪怕是穷苦人家,隔个几天总能吃到猪肉。可能有人家会拿肥肉熬猪油炒菜或者直接吃肥肉的,但是用量这么大,仍然会遭人怀疑。
按照一斤肥肉炼六两油、猪油基本与肥皂等重来算,每一千块肥皂要消耗的肥肉约在三百多斤,妥妥的四片肥猪肉,而且是很大的!
现在杜迁宋万两兄弟认识到王伦这个带头大哥的眼光了。他不但在制造上有水平,在战略上也有远见,及早地就为生产基地的扩充进行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