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听罢,不假思索道:“大王设想周到,徐荣没有意见。”
“哈哈!”刘擎故作大笑,缓解着场中的沉默气氛,然后望向袁绍,道:“本初,朝廷的争执,自留予朝廷来争,若各地皆起刀兵,那视我大汉社稷为何物!所以我意——”
东郡横贯东西,东面直接与平原国接壤,如此一来,东郡与平原两大郡国,成了冀州的门户,将之牢牢护在北方。
徐荣用的是收复一词,也就不认袁绍这个兖州牧了。
袁绍见状,心头震惊得无以复加。
没有!
若是吃别人的粮,吃着吃着就便成别人的兵了。
徐荣的出现,顿时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大家都注视着这个容貌英朗,神情严峻,说话中气十足的将军。
渤海王请徐荣前来,为了何事?不会是来办他的吧!
认我做兖州牧可以,平定乱军可以,抗旱救灾也可以,可是——
刘擎留吕布在徐荣身旁,也是为了磨砺磨砺吕布,近朱者赤,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然会变得优秀。
“奉先,本王如此安排,你可有异议?”
陈宫与吕布也不断打量着徐荣,这段时间以来,他们的话题之中,除了袁绍,最多的便是徐荣,毫无疑问,徐荣就是冲东郡濮阳而来的,而且他是朝廷封的东郡太守,若不是袁绍挡在了他们中间,恐怕陈宫吕布要面对的,就是徐荣了。
而徐荣的位置,恰好可以满足刘擎的安排。
吕布哪来什么异议,郡都尉,在军事上,职权仅次于太守,自与丁原分开之后,他可一直是以一介白身的身份,四处游荡的,如今有了官方承认的安身立命的地方,他哪里会有意见。
刘擎顿了顿,转向立于一旁的徐荣。
袁绍听懂了,袁绍又没有听懂。
如此,刘擎也可以全身心的先解决北方幽州的问题,待平定北方,再回过头来,全力对付南方,这也是被历史证明过的路线。
这种便宜,刘擎不打算占,自己的兵,得自己养着,他们得知道自己是为谁而战。
刘擎望着陈宫与吕布,解释道:“公台与奉先占据濮阳,乃是权宜之计,我离开之后,公台便随我去,至于奉先,兖州黄巾猖獗,奉先便先留下,协助徐将军平乱,徐将军,奉先原是刺史主簿,如今我为他讨一个东郡都尉,不难吧!”
可如今落在他手中,还有的选吗?
袁绍人傻了,这可不是一万石十万石,而是一百万石!
于是,吕布摇身一变,要当东郡都尉了。
一百万石粮草交付?
“徐将军放心,吕布所需粮草,皆由我来供应!”刘擎又给徐荣吃了一颗定心丸。
之后?
什么叫“粮草”交付之后?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馋徐荣,能统兵,能厮杀,奇谋频出,百战不殆,刘擎相信,在自己手中,徐荣可以发挥出更大的才华,也可以避免他孤军奋战致死的悲剧。
“将濮阳转交给徐荣将军,不仅濮阳,整个东郡,皆由徐荣掌管,至于本初,待粮草交付之后,你做你的兖州牧,我做我的并州牧,大家齐心协力,平定乱军,抗旱救灾,如此不失为社稷之臣!”
首先,刘擎会将濮阳无条件转交给徐荣,来获得徐荣的好感度,算是对临时占据陈留郡作的补偿。
所以刘擎在濮阳,他也不敢表现出诉求。
而牵制的对象,多了去了,可以说是冀州以外的一切势力,甚至包括徐荣自己。
徐荣对刘擎的忌惮,除了因为他位高权重之外,还因为董卓的态度,在徐荣眼中,董公与渤海王,是一边的。
对于濮阳,刘擎有自己的想法,结合荀或他们的谋算,刘擎不打算介入太深。
留吕布在濮阳,充当一种军事存在,守护只是明面上的说辞,实际上还有牵制的作用。
不过处于默契,他还是看了陈宫
至于濮阳,徐荣没有表现出志在必得的态度,主要是因为刘擎在这。
所以,这对阴差阳错提前走到一起的搭档,刘擎打算拆开。
若是放任陈宫与吕布自由发挥,恐怕还是很容易会走偏。
再者,让徐荣坐镇东郡,对冀州而言,无疑是一道屏障。
才放我走?
“徐将军!多日不见,一切可好!”刘擎笑着问候道。
这事,已经和郭嘉敲定,郭嘉还说:主公你那是补偿么,你那是馋徐荣!
徐荣稍一思索,便应承了下来:“不难,若得奉先相助,东郡必定无虞!”
陈宫固然是个好谋士,但实在不是什么人生导师。
将决定公布之后,刘擎就知道陈宫与吕布会有意见,两人这两天为濮阳流血流汗,好不容易守下来,却要交给别人,如何能心甘。
徐荣拱手回道:“多谢渤海王记挂,一切都好,我已经率军占据白马,濮阳以东之地,已尽数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