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看他一眼,叹息道:“徐尚书对官家的心思,还是不够了解啊~”
在徐铉心目中,那位面貌仁厚看似亲善的官家,应该是位温厚长者,他和李景遂之间的兄弟情义,应该是真的才对。
“唉~徐某明白了,究竟要怎么做,还请老太傅做主。”徐铉拱拱手苦笑一声,放弃了用这件事弹劾奸相一党的打算。
徐铉怔了怔,陷入沉思。
周宗如此说,就是同意暂时放下成见,与他们联手营救朱秀和周宪。
所以我们要先布置妥当,应对来犯之敌!然后请老太傅出面,联络朝臣,等明日晋王回朝,一同联名上奏,弹劾宋齐丘等奸臣!”
周宗捋须道:“宋齐丘以宰相之职,笼络陈觉、查文徽、冯延己等人把持朝政,看似张狂,其实都在官家的默许之下。
“有何不妥?”徐铉急道,“这不正是扳倒宋齐丘奸相一党的绝佳机会吗?”
一来,宋齐丘毕竟是开国功臣,受先帝托孤之重,官家对他宠信未减,即便有些许僭越之举,官家也不会放在心上。
徐铉坐下,微微前倾:“请老太傅指教。”
听闻先帝驾崩前,官家也是跪在先帝身前,信誓旦旦的说将来要把帝位传给亲弟弟李景遂。
徐铉惊讶道:“可是晋王是主动辞掉皇太弟之位的呀?官家百般劝说,奈何晋王无意储位,这才改立太子....”
朱秀等人隐瞒身份潜入江宁城,又被冠以北匪罪名,一旦老太傅出事,所有的罪责都可以推到这莫须有的北匪头上。
二来,官家需要宋齐丘扶保太子,和晋王形成党派之争,这样才方便官家掌控朝局。
徐铉沉声道:“按照朱秀的推测,宋齐丘等人有可能趁此机会对老太傅下毒手,然后再把罪责推到莫须有的北匪身上。
晋王仁厚,有长者之风,在朝野名望卓着,若是没有宋齐丘等人与之抗衡,太子的位置怎么坐得稳?”
顿了顿,周宗苦笑道:“可是话又说回来,即便贤明如晋王,鼎臣当真认为,我朝能和大周对抗?这划江而治的鼎足之势,不知还能维系多久....”
徐铉大喜,拱手揖礼:“老太傅深明大义!”
李璟即位便封李景遂为皇太弟,李景遂辞任时,又摆出一副万分痛苦不舍的样子。
当年晋王辞位时,官家可是拉着他的手痛哭流涕。
周宗摆摆手,苍老面容划过一丝嘲弄:“哪朝皇帝不想储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若是传给皇太弟,百年之后,谁还记得宗祀先祖究竟是谁?鼎臣啊,这些事千万不要看表面,君心似海,有些时候表现出的,与真实的完全是两回事。”
世人皆知,李景遂不论是人望、品性、能力都要超出李璟一大截。
可惜李璟命好,占了嫡长大义,为了维护宗法制度,李昪还是册立他为太子。
如果宋齐丘等人要铤而走险,极有可能会在今夜动手!
周宗长叹一口气,无奈道:“或许在官家心里,帝位传承远比社稷长存重要吧....”
唐国的问题自上而下,绝非出一两个贤君就能解决的。
“说吧,徐尚书究竟有何良策?”
周宗沉吟了半晌,说道:“既然朱秀来江宁并非有意针对我周家,老夫也暂且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场误会,但最终事实如何,还要等救出小女再说。”
周宗摆摆手:“故而,老夫认为此事不易扩大,更不能拿此事当作攻讦奸相一党的矛头,就算最后闹到官家面前,换来的也不过是对宋齐丘一党的一顿训斥。
相反,我们或许还会因此惹怒官家,让官家认为我们不顾大局,不识大体。”
不曾想,此刻周宗却隐晦地提醒他,不要把官家对晋王的宠信当真,在官家心目中,皇太子远比皇太弟重要。
徐铉沉默了,老太傅的话虽然犯忌讳,但却是如今朝野有识之士的心声。
周宗思索片刻,提笔蘸墨,在一张信笺上疾书几句。
徐铉喃喃道:“可是官家应该知道,太子并非能承袭宗祧之人。我朝偏居一隅,大周鼎立,周主有并吞四海之志,囊括宇宙之心,气度胸襟何等雄壮!我朝若没有一个堪当重任的后继之君,如何能与大周抗衡?”
周宗捋须皱眉思索了好一会,摇头道:“不妥!”
就算最后证明朱秀等人并非匪人,而是周朝臣属,背后作祟之人也会说,是周主指派刺客前来谋害老太傅,搅乱我朝。
要知道,当年先帝在位时,李景遂入主东宫的呼吁声,可比李璟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