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族谱,也有历史记录。
“此外,去岁,仅仅是少府,便岁织帛布三百万匹,棉布七百万匹,毛料三百余万匹……”
李陵闻言,沉思了起来。
“如今,大汉丞相匡弼天子,与贤能大臣,共治天下,兴工商,大治河,广教化,内蓄仁义外播教化,自北海而至葱岭,从西海到扶南,一百三十六郡,三万里之国,安居乐业……”
这一信,李陵说话的声音,也不免小了些,底气也开始有些不足了。
依旧有着浓浓的帕提亚风格。
特别是,对他与他的部下的赦免、册封,那么其实遣使称臣也无所谓。
夏义闻言,回过头去,对李陵笑了一声:“阁下,在这西方之地,兴文教,除陋俗,破携风,即使是丞相知晓,恐怕也会大加赞誉!”
“哈哈哈……”李陵听着,大笑起来。
“使者,以您所见,朕与汉丞相之治,孰强?”李陵穿着便衣,在几个高大魁梧的武士保护下,走到夏义身旁,轻声问道。
而其周围,则篆刻着《道德经》的名言。
但现在,汉使也言之凿凿,而且还有着详细数据,他也就不得不信了。
“今日,丞相之治,早已臻于此道!”
于是,他道:“敢问贵使,汉丞相遣君来此,是为何事?”
“于是,天下皆赞而拜曰:唯丞相能安天下,佐天子,而富民兴教!”
李陵听着,笑了起来:“那以使者观之,吾在这泰西之地,可行王道,可移风易俗乎?”
李陵听着,得意的笑起来。
“不敢瞒阁下……”夏义低头道:“使团上下,自入境以来,历历在目,亲耳所闻,皆以为:阁下之治,已近君子之治!”
“关中去岁冶铁,计有生铁三万万五千万斤,粗钢六千七百万斤,精钢千万斤!”
“自然是听君言,观君行……”夏义笑着道:“丞相临行前,曾特地嘱托:若君在这泰西之地,能行王道,用中国之制,移风易俗,则自当为君在天子之前表功……”
李陵这才想起来,去年卫律派人来告诉他,汉朝的军队,已经控制了身毒的南部,同时还发现了这些汉人,用着能喷火的铁杆和发出雷霆的铜炮。
倘若,遣使称臣就可以换来汉朝的册封以及种种许可。
“甚至可以去问问,在身毒的卫律……”
大魏皇帝李陵,是老子之后。
“又闻少府及御史大夫官邸共奏,天下州郡,迄永始八年九月,计有户九百二十万,丁口四千七百余万,定垦田一千三百余万顷,共修河道,两千三百余里,有河渠一千三百余条,灌溉土地四百余万顷,共有道路七尺以上者三百余条,总长一万八千余里,可行四马之车者五千余里……”
譬如,就在夏义眼前,就有一面刚刚刻着孔子问道于老子的壁画。
“小臣虽然卑鄙,却也从报纸上看到了,去年汉家天下一百三十六郡国,有郡县学苑,三百七十八所,乡亭之中,有蒙学七千六百二十五所,总角稚子入学者,以百万计,而太学、武苑,岁录士子三万有奇!”
然后换上了大魏皇帝的征服伟业雕刻,以及种种先贤的雕像。
李陵听着,满脸的不敢相信。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李陵也能自称唐虞之后,尧舜之苗裔。
因为,假若这汉使所言是真。
毕竟,如今汉与他,
夏义看着,道:“阁下若是不信,可以派使团去长安……”
按照卫律派来的人的说法是‘汉兵以火杆为前,雷霆为后,当敌则以硝烟而至,常常白烟之后,毙者无算,又发雷霆之炮,其声如霹雳,一发而糜烂数十里’。
这是确确实实,而且明明白白的。
当时,李陵觉得卫律在讲神话。
“若使阁下能顺应天时,知大义……”夏义道:“丞相说过了,唯封王建号,方能酬君之功!”
阳邑城的皇宫,是过去帕提亚人的皇宫改造而来。
“王师东渡大海,以至扶桑,南征身毒而建新江都……”
旁的不说,单单是汉朝去年的生铁产量和布帛产量,就足够淹死他和他的西魏政权了。
很多宫室,甚至都只是拆掉了墙壁上雕刻的神明、花园里树立的雕塑。
那张子重就算是神仙下凡,也不可能做到。
“小臣听说,当年高帝曰:安得广厦三千栋,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
“不过……”夏义恭身道:“若要与丞相之治相比,恐怕还远远不足!”
然后,他问道:“那么,丞相会如此为吾表功?”
“以小臣之见,倘若阁下能够顺应天时,遣使入朝,丞相与天子,必将不计前嫌,嘉以鸿恩,许足下为这泰西之主……”
一发糜烂数十里?
那么就意味着,如今的汉朝,已经比当年要强盛十倍、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