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依然辉煌雄伟,可是当年那坐在大明宫正坐的皇帝却已经换了人。
所以都不用武媚娘催促,选了一个黄道吉日,一干事宜准备妥当,浩浩荡荡的人马回到长安。
想处置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人是武媚娘,不出现在武媚娘的面前,武媚娘会把李重润和李仙蕙做的事忘记,要是李哲和韦氏一进宫晃悠,却提醒武媚娘这回事,他们哭都没地哭。
“让陛下费心了。”为了让李初可以出手,武媚娘愿意回到长安,李初能说自己倍感荣幸,长安,终将回去。
至于武媚娘颁下诏书夺去李重润和李仙蕙的爵位一事,人只要活着,爵位不爵位的压根不重要,李哲和韦氏在知道是李初救下李重润和李仙蕙,感谢是万分的感谢,但他们都明白,李初那里不适合去道谢。
“吃完就滚出去!”扎心不成,反而又被李初扎了一记的武媚娘,一点要忍耐的意思都没有,直接让李初滚出去。
“就算你在洛阳住了这么多年。洛阳给你的记忆始终是不好的,长安有你的欢喜,洛阳给你的始终只是悲伤。所以你在洛阳一直都是不高兴的。”踏入大明宫,武媚娘看着这些熟悉的建筑,何尝不是想
武媚娘发起火来的样子太可怕,李初可以纹丝不动,压根不受影响,他们做不到啊!
那些一心一意念着李唐王朝的人,最怕的莫过于武媚娘愿意承认或者将皇位转交给姓李的人。
一别十数载李初再次回到长安时,有一种晃如隔世的感觉。
好在李初虽然和武媚娘说话也没忘记吃饭,这时候吃饱啦,因此利落的起身,“陛下,初告退。”
此时提起李哲和韦氏没有来道谢的事,李初道:“况且我只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又不是等着别人谢我才做的,他们来不来谢我又有什么关系?”
总是不断地想要挑拨李初和别人的关系,终究忘记李初的本性。
但是很快这件事情又被另一件事掩盖了,就是武媚娘提出想要重返长安!
一言捅破武媚娘的心思,别以为李初不知道武媚娘防备李初和别人往来防得有多严。
就算武媚娘一直不肯立太子也没关系,现在武媚娘想回长安,这是好事。
李初抚过大明宫的柱子城墙,年少兄弟姐妹一起开心玩耍,一起读书,一起争执,以及李治教导他们时的样子,那些记忆,如同流水一般涌来,让李初不禁泪眼盈眶。
武媚娘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改变对付李初的方式。
其实因为李重福告状一事。虽然李初是放过李重福没错,但也把李重福告状的事情告诉天下人,第一个容不下李重福的人,自然就是李哲,李哲当即把李重福重责,直接打了三十鞭关起来。
熟悉的大明宫,那些鲜活而快乐的记忆重新回到李初的脑海。
这个话刚放出去,朝中的臣子几乎个个都眼冒金光。
李初望着武媚娘道:“眼下的情况只怕他们来了,陛下也不会让他们见我,又何必呢?”
真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皇帝,李初都不知怎么说武媚娘的好。
只是李初走的潇洒,伺候武媚娘的宫人却是胆战心惊。
“你救了两个孩子,哲儿和韦氏没有来谢你?”都这样还是没有办法让李初多说其他的话,武媚娘有些郁闷,心情不好的皇帝陛下也想让李初心情不好。
*
武媚娘轻轻一叹,“在洛阳这个地方你太熟悉了,也太谨慎,想让你出手太难,所以我就想回到长安。那一个对你来说或许更熟悉的地方,你会更自信,或许就有可能出手。”
提到李初救了李重润和李仙蕙的事情,保住他们的性命,李哲和韦氏不需要来谢谢李初?
感谢李初什么时候都可以,李初也不急于他们这个时候表现,所以忍耐着,没有事情,绝对不进宫。
太子之位争了那么久,现在看来,武媚娘有意把皇位传给李初,偏偏他们提来提去,想让武媚娘给一句准话,武媚娘装傻的偏不如他们所愿,着实气人。
为什么每回陛下想让公主不痛快,公主不受影响,他们却不得不受影响,心里苦,太苦!宫人默默的流着泪,有苦难言。
愿意回长安,就意味着武媚娘心里有李唐,这个天下终会回到李家人的手里。
以不变应万变,李初稳的住,也确实让武媚娘没有办法抓到李初的半点把柄。
武媚娘也不知道存的什么心,夺去李重润和李仙蕙爵位的诏书在第二天才下发,想必这也是张易之和张昌宗急忙进宫想求武媚娘处罚李仙蕙和李重润的原因。
走啊走,喜怒无常的皇帝陛下就让她自己待着吧,李初一点没有陪伴左右宽她心的意思。
,说不说出口两者心知肚明。
一直没有办法让李初出手,是一件让武媚娘非常苦恼的事情。
和武媚娘凡事都为了目的而做事不同,李初做事只为一个问心无愧,武媚娘难道到现在都不明白李初是个什么样的人?